中国北魏名将杨大眼。世居仇池,生卒不明。下面就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们继续往下看。
南北朝时期,北魏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情。父亲去世后,三个儿子与继母争夺财产和爵禄未遂。一怒之下,三个儿子带着父亲的尸体去了敌人的南梁。
这位死去的父亲并非默默无闻,他的名字叫杨大眼,生前是让北魏敌人胆寒的著名战士。
史书记载杨大眼其人:“所经战陈,莫不勇冠六军。”“冲突坚陈,出入不疑,当其锋者,莫不摧拉。”
杨大眼死后争夺家产和爵禄的因果实际上是他自己生前造成的。本文将讨论这件事。
杨大眼是地族人,为北魏效力前,也是当时地族仇池部落首领杨难当的孙子。
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这个仇池部落并不简单。三国时期,杨家祖跟随马超反抗曹操,战败后投奔蜀汉。
蜀汉灭亡后,杨家继续被曹魏和后来的晋朝认定为彝族部落的首领。在五乱华战争期间,杨家还与仇池部落建立了几个分裂的小政权。
杨大眼的祖父杨难在生前也自称是武都王,@ 杨大眼被称为王子也不过分。
然而,即使他被称为国王,仇池部落仍然很弱,需要依附于大国来生存。当晚,杨难带着仇池部落跟随北魏。
杨大眼在北魏孝文帝统治期间开始为北魏而战(他是一个普通人,在部落里没有地位,只能出来混合)。由于他的勇敢和善于战斗,他取得了许多成就,赢得了北魏孝文帝、宣武帝等皇帝的重视。
杨大死前,他已经是平东将军,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在北魏对南梁的最前线。
[img]99213[/img]
一开始,杨大眼到处打仗,与发妻潘氏聚少离多。
他的发妻也不简单,史载:“大眼妻潘氏,善骑射”,和同样以武术闻名的杨大眼其实是天生的一对。
杨大眼和潘氏之间的夫妻关系应该很好,两人一起生了三个儿子。
但这个发妻不是安分人,丈夫长时间不在身边,潘氏独居寂寞,以至于“颇有失落”,应该是给杨大眼戴绿帽子。
后来,杨大眼的女婿,一个普通女儿的丈夫,看到潘氏不顺眼,就暴露了潘氏。
结果,杨大眼一怒之下,将潘氏杀死,“大眼侧生女夫赵延宝言之于大眼,大眼怒,幽潘而杀。”
杀了发妻后,杨大眼又娶了一个妻子元氏,继妻元氏嫁给杨大眼后不久就怀孕了。
妻子去世了,留下三个儿子,又娶了一个妻子,妻子还怀孕了,这种情况放在现代影视剧导演身上,就是绝佳的宅斗、宫斗材料。
更重要的是,当元氏怀中的孩子还没有出生时,杨大眼在荆州刺史上突然因病去世(卒年不明,推断应该是在北魏孝明帝执政初期)。
于是,一出争夺杨大眼遗留下来的爵禄和家产的大戏就开始了。
杨大眼死后,发妻潘生的三个儿子杨、杨领军、杨正南想找到父亲的印章。有了这个,他们可以指挥杨大眼的部曲,继承杨大眼的官位。
但杨大眼的继妻元氏也不是省油灯,直接拒绝了,《魏书·杨大眼传》记载:
大眼之死也是,蒸笼生等问印丝在哪里。时元始怀孕了,指着自己的肚子叫蒸笼生,等着说:“开国的时候,我儿子袭来了。你等丫鬟,别有希望!”蒸笼生深感仇恨。
当杨大眼的棺材被送到首都时,杨蒸生、杨领军、杨征南终于爆发了。他们先射杀了揭露母亲的姐夫,然后抢走了父亲的尸体。
在此期间,元氏逃入水中,杨征南原本想射杀元氏,但被杨蒸生以“天下有害母亲”为由拦住。
其实这个理由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杀了元氏后患太大。
杨大眼不是普通人,他娶的妻子也不是普通人。例如,在北魏,只有皇室是这个姓氏(北魏皇室姓拓跋,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皇室姓氏改为元氏)。
[img]99214[/img]
因此,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杨大眼的继妻元氏与北魏皇族有关。
这也符合北魏皇室拉拢军中将军的政治态度,尤其是像杨大眼这样直接对抗南梁前线的将军,最好用婚姻拉拢。
同样,元氏的身份也不简单。当她的孩子还没有出生时,她有信心将杨大眼的遗产视为她的孩子,并敢于指责潘氏的三个儿子是“女仆”。
这也是为什么杨大眼的三个儿子在与元氏发生冲突后只想跑步,却没有想到为什么要向上层投诉找到正义。
与此同时,元氏的身份也很特殊,即使杨蒸生、杨领军、杨征南准备投奔北魏敌国南梁,也不能杀死元氏。
否则,北魏一怒之下,与南梁开战,责任只能由杨大眼的三个儿子来承担。
虽然北魏和南梁是敌国,你打我和我打你是正常的,但战争的理由总是必要的。他们杀了元,然后去了南梁。北魏以他们的老师而闻名,南梁可能不敢接受他们。
@ 在这部争夺家庭财产的宅斗剧中,潘氏的三个儿子注定要失败。他们只能带着父亲的尸体去敌国。”然后他们得到了大眼睛的尸体,让人们立即拥抱它...奔向襄阳,然后归萧衍。"
至于杨大眼的三个儿子投奔南梁后的事迹,史书上没有更多的记载。他们想混得不好,也没有被重用。
杨大眼是谁?儿子死后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