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谢志:魏晋大臣被司马懿重用,负责屯田事务

(214-282年),字伯登, 陈郡阳夏县人,魏晋大臣,东晋名相谢安的曾祖,陈郡谢氏的开基始祖。

勤奋好学,选为太学生。毕业后,我和大司农桓范一起工作。高平陵政变期间,桓范被阻止外出。被太傅司马懿重用,授予农中郎将,负责屯田事务。西晋太康三年去世。

人物生平

谢生活在东汉末至三国,出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曹魏成立后,他被选为洛阳太学。毕业后,他担任魏明帝曹睿的大司农府官员。

[img]98771[/img]

曹魏齐王芳十年(249年),高平陵发生变化。太傅司马懿利用曹爽的兄弟与曹芳一起参观高平陵,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大门,并命令郭太后大司农桓范领军,接管曹羲领军。桓范即将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身边,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了主意去高平陵。旅行时,包括谢志在内的大司农属官员都劝阻桓范,但桓范不听。他独自骑出城,劝曹爽带着天子搬到许昌,与司马懿作斗争。曹爽不听。最后,他被指控以诬告谋反罪送上了法庭。桓范和曹爽是一个党,一起处死,杀死了三个家庭。

谢志没有参与其中。作为司马懿,他是同乡,提交任典农中郎将。根据《通典》职务官员的说法,曹公置了典农中郎将、都尉、校尉。魏略说:典农中郎将,太祖(曹操)置,秩比二千石(属于五品高官)。魏晋时期,毛杰、任军、司马昭、杨肇等曾任典农中郎将的人都不是闲人。

主要成就

当时魏蜀吴三国争霸,司马懿派谢崇常驻长安(曹魏西都),教民耕种, 五谷丰收。桑树种植,处处绿野平类。

[img]98772[/img]

谁能统一世界,还没有预卜。除兵强将勇,战略得当外,还必须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即俗话说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典农中郎将于东汉末年建安初,曹操从枣之议置,在屯田地区实施,负责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职权与太守相长。根据考试《典农中郎将》系官名(见《资治通鉴·献帝建安元年》),胡三省引用了《魏志》:曹公置典农中郎将,秩二千石;典农都尉,秩六百石或四百石,典农校尉,秩比二千石。“典农中郎将与典农中尉实际上是屯田太守,凡农业、田租、民政,无所不管。都尉相当于县长或县长。魏末改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为太守,典农都尉为令,长。

诸葛亮六出祁山,但最终因粮草不断而撤军。在担任魏国典农中郎后,他的士兵很强壮,有足够的粮食和草。最后,他击败了吴国和蜀国,并统一了三个部分。谢杰做出了巨大贡献。


谢志:魏晋大臣被司马懿重用,负责屯田事务魏晋时期的大臣,被司马懿重用,负责屯田事务。

,,,,,,,,,

  • 曹魏三国史上的智囊团:盘点曹操102名谋士
  • 智囊包括:骨干顾问、重要顾问和各级人员,直到曹操去世。共有102人 九名骨干谋士:荀子、荀攸、贾诩、郭嘉、程昱、戏志才、...

  • 曹植,曹魏史上的第一才子,有什么可恨可恨的?
  • 曹植,世人所知,大多来自他的一首小诗《七步诗》,煮豆燃豆荚,豆在釜中哭泣。本来是同根生的,相煎为什么太急?大多数人同...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怎么来的?
  • 多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始终以乱世奸雄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总是涂着代表奸夫...

  • 解密:为什么魏明帝曹睿坚持杀死皇后和侍从?
  •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景初元年(即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特意告诉左右千万...

  • 曹魏名将张既:一个鲜为人知却威震边境的国家良臣
  • 16岁时,他成了一名小官员。后来,他举孝廉,但他没有去。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再次征召他,但他没有去。不久,举茂才上任做了...

  • 谁是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将军?为什么他被羞辱?
  • 将军战死战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成全名节,“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与英雄。自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身享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