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石(327-389年1月27日),字石奴,陈郡阳夏人。东晋时期的名将,太常感谢第五个儿子,太保谢安的弟弟。
谢石出身“陈郡谢氏”,门阴入仕,起家历任秘书郎迁黄门侍郎。曾领水军在涂中抵御前秦,封兴平县伯,升任尚书仆射。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天王傅坚南入侵,谢石以征服将军、假期、征服大都督,领导谢玄等于在飞水之战中大破前秦军。以功迁为中军将军,尚书令,进封南康郡公。太元十年(385年)升任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进一步开府仪同三司。谢石于13年12月(389年1月)去世,享年62岁。献司空,死后的头衔“襄”。《全晋文》记录了其文本。
人物生平
屡登崇显
谢石出生于“陈郡谢氏”,最初是秘书郎,曾任黄门侍郎、将军、尚书等职。宁康三年(375年)9月,孝武帝司马曜讲解《孝经》,仆射谢安侍坐在旁边,尚书陆纳陪讲,侍中卞延陪读,时任黄门侍郎的谢石与吏部郎袁宏手持经书,中书侍郎车胤与丹杨尹王混选文句,当时舆论认为这是一件光荣的事。
[img]98711[/img]
君川大捷
太元四年(379年),前秦将领和彭超在攻下彭城、淮阴后南入淮南,6万大军接近广陵,谢石领水军在涂中抵抗。后来,谢玄等人在君川大败前秦,成功解除了危机。战后,谢石以功封兴平县伯。
太元六年(381年),谢石升任尚书仆射。
淝水之战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天王傅坚派大军南入,前锋傅融率兵25万渡过淮河。于是朝廷让他解任尚书仆射,以征俘将军的假期为征服大都督,与侄子谢燕、谢玄、西中郎将桓伊等领兵抗争。
前秦十月攻占寿阳后,傅坚留在军队后面,与八千轻骑到寿阳亲自监督战争,并派晋朝老将朱序向谢石劝说。但朱序建议谢石在前秦大军到齐前击败前锋,从而夺取士气,大败前秦。当时,谢石怕前秦大军,打算不战而坚守,拖延战争;然而,谢岩劝谢石听朱序所说。下个月谢玄派刘牢之击败梁成后,谢石领兵水陆并进,接近寿阳,与前秦军隔着飞水对峙。谢玄等人更成功地劝说傅坚让前秦军后退决战,乘秦军后撤崩溃时率军进攻,大败前秦。战后,谢石以功迁中军将军、尚书令,进封南康郡公。
[img]98712[/img]
聚敛无餍
谢石哥谢安十年(385年)去世,谢石迁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尚书令如故。当时,谢石因公事与吏部郎王恭互相批评,王恭怨恨地要求辞职;谢石还请求辞职。当时谢石自己离职,被检举免官。后朝廷下令其返回原职位,但一年多仍不应命;谢石多次上表求退,也被拒绝。按照王彪之在府中总理尚书令事务的前例,谢石及后请求获得批准。
病重去世
太元13年12月15日(389年1月27日),谢石病重,加开府仪同三司和鼓吹队。然而,谢石第二天去世,享年62岁。朝廷追求司空。
太学博士范洪之在同意谢石的死亡头衔时,虽然他认为谢石的战斗成就和建立学校的倡导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因其贪婪和奢侈的行为而指责谢石。因此,他建议结合自己的大功和贪婪的恶行,死于襄墨公。然而,最终,朝廷只以突出其功绩的“襄”为死亡头衔,死于襄公。
谢石:东晋时期的名将,他一生有什么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