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古青是顺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她的名字是博尔济吉特·孟古青,这是今天给大家讲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据朝鲜记载,顺治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被顺治皇帝废除后,回到蒙古科尔沁草原,在那里生了一个儿子。那么,这是真的吗?孩子的结局是什么。
在清朝275年的历史上,只有一位女王被废除,那就是博尔济吉特·孟古青。据史书记载,博尔济吉特的姓氏原本是蒙古皇室,血统非常高贵。自满清成立以来,为了巩固与蒙古的联盟,满清皇室的女王和妃子大多来自这个姓氏。
孟古青的父亲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
历史上,吴克善的能力是平庸的,几乎没有见过他取得过战功,但他是满清时期第一批被分封、世袭无替的亲王。他被满清厚待,这和他的女人有很大关系。
吴克善善于处理与满清皇室的关系。当皇太极在位时,他尽最大努力将阿姨孟古哲哲嫁给皇太极作为皇后,从那时起,他在蒙古贵族中确立了重要地位。
由于孟古哲哲已经很久没有生过王子了,为了巩固家庭与满清皇室的关系,吴克善把妹妹木布泰,后来的孝庄太后,嫁给了皇太极王妃。
[img]97548[/img]
然而,木布泰生下了三位公主,并没有看到王子的诞生。于是,吴克善把另一个妹妹海兰珠嫁给了皇太极。海兰珠入宫后,受到皇太极的宠爱,生下了王子。不幸的是,王子早逝。不能忍受失去儿子的痛苦的海兰珠很快就去世了。她的死使皇太极无意中与世界竞争。不久,她错过了疾病,跟着她。
尽管如此,通过这些婚姻,吴克善还是得到了很多好处。@ 顺治继位后,他决定再次将女儿孟古青送入宫中做皇后。
这件事对吴克善来说并不难。
首先,顺治皇帝是孝庄太后出生的,孟古青是阿姨。此外,孝庄太后也希望博尔济吉特能在满清后宫强大,她同意吴克善的想法。
第二,顺治皇帝的叔叔多尔根是摄政王。由于顺治皇帝年轻继位,母弱子幼,他成为唯一一个在与其他亲王的比赛中控制政府的人。为了将来继续控制顺治皇帝,他选择了孟古青作为顺治皇帝。
公元1650年,多尔根在关外狩猎时坠马重伤而死,年仅14岁的顺治得以亲政,并于次年娶孟古青为皇后。
这时,孟古青已经长得漂亮聪明了。此外,孝庄太后到处照顾她,据说她的皇后地位应该是万年不倒的。但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三年后,顺治就坚持废除她的皇后地位。
这很尴尬。
结果证明,顺治从小就住在宫殿里,受到多尔根的压制,受到多尔根的约束,不能再见到孝庄太后了。因此,在多尔根死后,虽然顺治能够管理自己,但他总是怀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再加上长期的压制,心非常怨恨。但毕竟,多尔根死后不久,不方便立即清算多尔根,一种仇恨和怨恨发泄在孟古青身上。
孟古青是由多尔根决定的女王。虽然顺治对这段婚姻不满意,但他只能妥协多尔根的权力。婚后,顺治对孟古青没有好感。
顺治提出废后的理由是,孟古青“沉迷奢侈,凡服御,不以珠玉靠绣饰,无益浪费,少不知惜。品尝食物时,有一个非金的人,常常不高兴。”
顺治还在《孝献皇后的行形》中说孟古青“容止足称美,也极其聪明。是处心弗端,嫉妒刻,少见颜者,即仇恨,欲置之死。虽然我一举动都很沮丧,但我离开了家,没有见面。”
[img]97549[/img]
顺治这么说,当然是有根据的。
孟古青从小娇生惯养,确实在吃穿上相当奢侈。这与顺治平日要求的节俭相当突破。
此外,据《清史稿》记载:“后则嗜奢,又嫉妒,积与上违。”
换句话说,孟古青通常在后宫傲慢霸道。每当他看到顺治接近其他妃子,他就会发脾气。随着矛盾的升级,顺治不喜欢孟古青。此外,后来有了董鄂氏,这增强了顺治废除后的决心。
孝庄太后不同意这件事,朝臣也不同意。但顺治大权掌权,最终影响了大家的意见,达到了废后的目的。
孟古青最终被降为静妃,另居侧宫。此后,在清朝史料中,没有关于她的记载。
那么,孟古青最终是否回到科尔沁草原并生下了一个儿子,就像《朝鲜王朝实录》中记载的那样?因为书中记载这个儿子在康熙四年时年龄14岁。这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如果孟古青真的怀孕了,回到科尔沁并出生了,那孩子最多11岁。我不知道《朝鲜实录》是错误的,还是错误的年龄。
无论如何,孟古青被废除后,不能再婚。造成这种悲惨结局的原因,一方面是政治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她的性格造成的,最终导致了她不幸的生活。
孟古青被废后去了哪里?她和顺治皇帝的孩子们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