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 18岁的高中状元。早上,少年和赵光义皇帝争论,皇帝的青筋暴起,气得要吹袖子走了。谁知道,少年突然上前,抓住皇帝的衣角,说:“想走就走,等我说完。”!
[img]96225[/img]
恐怕赵光义这辈子不会遇到第二个这样的人。@ 赵光义不但没有怪罪,还对少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得到了这个人,就像唐太宗得到了魏征一样!
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少年是谁?
他被称为“寇老西儿”,两宋三百来最著名的宰相:寇准。
寇准是一个真正的陕西人,陕西人自古以来性格豪爽,快人快语。
他遇事刚正不阿,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公元980年,寇准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一脚踏进天子朝堂。
今年他才18岁,血气方刚,上来和皇帝一起扛起来。
宋朝一直有规矩:不杀文人,不杀士大夫。即使赵光义气得吐血,也没办法。
未来,寇准也多次给皇帝下“猛药”,让赵光义恨得牙痒痒。
公元991年,宋朝南方发大水, 蝗虫出现在北方,人民苦不堪言。
皇帝着急了,立即召集群臣出谋划策。
有些大臣建议拨款,有些人建议免费为人民提供食物。就在这时,寇准在西北大声喊道:“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这样的灾难,其实还有另一个秘密!”
这句话一出,在场的大臣和皇帝都非常震惊。心想,这寇准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光义刚要发怒,寇准继续正直地表达:“要想一切平静,就必须法律公正,用刑得当。”
寇准顿顿,问赵光义:“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祖吉、王淮二人?”
不久前,祖吉和王淮贪污,贪污金额几乎相同。结果,祖吉下狱,全家被抄袭;王淮只是被打了一块板子,休养后继续当官。
[img]96226[/img]
祖吉在朝中没有势力,王淮是当朝宰相王绵的弟弟,赵光义照顾了一些事情。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就不了之了。
赵光义的做法无非是让首相王杰感激自己,让他对自己更加忠诚。其他大臣们理解皇帝的想法,除了寇准,他们都选择了沉默。
事件发生后,寇准抓住机会立即质问赵光义。处理不公的罪魁祸首是:赵光义。
此时,满朝文武连的呼吸变得非常微弱,目光齐刷地投向高高在上的皇帝。
赵光义的脸一阵白,一阵红,他自知理亏,也不容易发作。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赵光义抛下一句话:“上大悟,明天见绵,切责之。”
也许赵光义骂得太狠了,也许王绵心里有愧,不久,王绵就辞职回家了。
一次攻击,就把宰相打倒了!还当众指责皇帝,刚正不阿的威名突然被打响。
因此,文武百官见寇准,大腿都在颤抖,尤其是做坏事、遮遮掩掩的官员。
史称:寇准上殿,百僚股栗。宋名臣言行录
因此,寇准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步青云,赵光义更加依赖他。
古往今来,有多少宠爱,有多少风险。
寇准直来直去的性格, 得罪了朝中大部分官员。为了教训寇准,他们决定联手坑他。
公元993年,寇准在枢密院工作。同一天,由于公务繁忙,寇准和同事温仲舒、长官张逊晚上下班回家。
回家的路上,长官张逊的马在前面,两个副手一左一右在后面。
突然,一个人跳了出来,径直冲向寇准的马,二话没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一边崇拜一边喊道:“万岁,万岁,万岁”
这个人破布烂衫,满身酒气,神志不清。惊讶之余,巡逻士兵立即将此人逮捕归案。
[img]96227[/img]
然而,寇准万万没想到,第二天,朝廷上,这样一件极不起眼的小事被大做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在奏书中,有人向寇准行跪拜之礼,还高呼“万岁,万万岁”,给寇准贴上了谋逆的帽子。
这件事很小可。赵光义立即召集涉案三人询问事情发生时。
寇准立即辩护:“昨晚,我和温仲舒一起骑马。当酒鬼冲出来喊‘万岁’时,他显然没有独自对我大喊大叫,而是对我和温仲舒大喊大叫!”
事实上,寇准早就看出,是长官张逊故意陷害他。@ 他一不做,二不休,还把温仲舒拉了进来。
这时,张逊看到计谋要败露,迅速反驳道:“寇准休要胡言乱语,酒鬼明明是对你一个人喊的。”
寇准的性格怎么能让别人把屎盆扣在他头上?他问:“哦?你脑子后面还有眼睛吗?坚持酒鬼一个人对我喊!”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句,争得脸红脖子粗,完全无视赵光义的存在。
@ 皇帝皱着眉头,骂道:“我没时间管你们这些破事,都给我滚!让我耳根清净!”
[img]96228[/img]
最终,赵光义将两人贬为地方官员。
寇准几次跌宕起伏,都和他的气质有关。不怕皇权,不怕权力,只要是自己认可的事,不管是谁,都要争是非。
有人说寇准客死在异乡,因为他不灵活,不懂人性,太傻了。
但是,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真性情呢?
关于寇老西儿,你心中的那杆秤,更倾向于哪一边?
寇准是忠臣,能臣 为什么晚年会客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