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赐进士出身,任国子监说书。宋仁宗朝,历任天章阁侍讲、参知政事、枢密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等职务,累官至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封爵魏国公。贾昌朝死于治平二年(1065年),年六十八。被授予司空、侍中、“文元”称号。宋英宗亲题其墓碑为“大儒元老之碑”。他一生博学善论,有三十卷文集,已失。本存《群经音辨》、《通纪时令》等书籍。《群经音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多音多义字手册。
[img]95948[/img]
人物生平
贾昌朝出生于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是五代后晋时期著名史官贾纬的曾孙。
天溪元年(1017年),宋真宗曾在谷南郊祈祷,贾昌朝在道左献颂词,召试,送进士出身,任晋陵主册。送对便殿,任国子监说书。大儒孙说他有师法。后来改英川郡王院陪读,然后适殿中成,历知宜兴东明县。孙侍读禁中,因年老请辞,并推荐贾昌朝接替自己,诏书试中书,不久复国子监说书。
景佑元年(1034年),在崇政殿讲书授贾昌朝。天章阁是侍讲,他也是第一个充当的人。在尚书礼部的郎中,进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右劝医生权御史中成,羊国子监。上书陈“边防六事”,多实施。
庆历三年(1043年),升任参知政事,以工部侍郎为枢密使。
庆历五年(1045年),拜相,加昭文馆大学士,国史监修,唐书编修。
[img]95949[/img]
庆历七年(1047年)春旱时,仁宗避正睡减餐。贾昌朝援引汉代因灾异册免三公的故事,上表乞讨政事,以武胜军节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的平章事判大名府,以及北京留守司河北安抚使。仁宗赐银饰轿,随后因协助征服贝州军校王而起义有功,移山南东道节度使,移判郑州。同年,拜尚书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年内,仍求外任,复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右仆射、检校太师兼侍中,判郑州。贾昌朝固辞仆射侍,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之后因母丧去位。服除后,改判许州。召见友英阁,行前再任河北安抚使,判大名府。当时河决为患,贾昌朝要求修疏通故道。
嘉佑元年(1056年),封许国公,兼侍中,不久以同中书门下的平章事为枢密使。
嘉佑三年(1058年),宰相文彦博请罢,劝官担心贾昌朝接替为相,于是称之为建大宅第,勾结宦官等。,于是以镇安军的节度使、右仆射、检校太师、侍中充景灵宫使出判许州。还以保平军的节度使、陕州大都督主任史移判大名府和安抚使。
[img]95950[/img]
宋英宗即位后,贾昌朝改为凤翔节使,加左仆射,凤翔尹,进封魏国公。
治平元年(1064年),以侍中再守许州,他强烈拒绝,但未经许可。
治平两年(1065年),因病留在京师,以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职务判尚书都省。7月19日(8月24日),贾昌朝因病去世,享年68岁。英宗为他辍朝两天,追求司空兼侍中,并称他为“文元”。;并亲题其墓碑为“大儒元老之碑”。
贾昌朝:北宋宰相、训注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