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为什么蒋婉是继承人,而不是姜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故事。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临终前,诸葛亮指定蒋婉、费祎为自己的接班人。诸葛亮去世后,蒋婉虽然没有当丞相,但实际上以尚书令、将军的身份主导了蜀汉的朝政。相应地,诸葛亮非常重视的姜伟受到蒋婉和费祎的限制。他不能大规模北伐中原。他们都死后,姜伟掌握了蜀汉的军事力量。
[img]94851[/img]
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临终前为什么不选择姜伟当接班人呢?在我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一
首先,姜维作为魏国的降将,在蜀汉的资历相对较浅。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县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姜维的父亲姜宇曾经是天水县的功曹。当羌族和军队发生叛乱时,姜宇站起来保卫县长,死在战场上。因此,姜伟被任命为中郎,参军天水县。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在这场战斗中,尽管马苏不小心失去了街亭,但诸葛亮还是失败了。然而,将军姜伟的归降仍然给了诸葛亮一丝安慰。经过一番交谈,诸葛亮非常欣赏姜伟。从那以后,诸葛亮一直带着姜伟北伐中原,对他寄予厚望。
然而,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姜伟在蜀汉的时间不到7年,这使得姜伟的资历和威望相对不足,尤其是与蒋婉相比。早在刘备在荆州时,蒋婉就开始跟随他。诸葛亮去世时,蒋婉为蜀汉效力了几十年,@ 蒋婉接手后,蜀汉上下仍无意见,即蒋婉的资历和威望远高于姜维。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诸葛亮刚去世,远近的人都感到害怕。蒋婉出类拔萃,位于百官之上。她既没有悲伤的表情,也没有快乐的脸庞。她的言行和平常一样,所以她被期待着。
二
第二点是,诸葛亮死后,蜀汉的首要任务不是继续北伐中原,而是休养。自公元228年以来,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不仅失去了大量士兵,而且消耗了蜀汉的国力。因此,诸葛亮死后,蜀汉需要按下暂停北伐的按钮。如果江伟是一名将军,显然有军国主义的风险。
[img]94852[/img]
同样,资历比姜伟深的魏燕也没有成为诸葛亮的继承人。此外,想继续北伐的魏燕被马超的弟弟马岱杀害。因此,提倡休息的蒋婉自然是更合适的候选人。从以下情况来看,蒋婉确实发挥了治国能力,即恢复了国力,为蜀汉的延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 诸葛亮出生前,蜀汉派系众多,如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等。对于性格比较强硬,缺乏治国能力的姜伟来说,显然不适合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相应地,蒋婉和诸葛亮一样,都属于荆州派,也就是蒋婉可以接管诸葛亮留下的团队,粘合蜀汉各派系之间的关系,这是姜伟所没有的能力。
[img]94853[/img]
此外,直到蜀汉后期,姜伟在朝廷的话语权相对较低。例如,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主张夺取姜伟的军事权力,宦官黄浩也可以迫使姜伟不敢回到成都,只能在堆里屯田。相反,在蒋婉、费毅、董云等人生之前,黄浩显然不敢造次。
综上所述,姜维虽然受到诸葛亮的重视,但他毕竟是个武将,不是宰相。@ 根据诸葛亮的遗嘱,后主刘禅先后将朝廷权力交给蒋婉和费祎。
姜维不是诸葛亮的继任者吗? 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要让蒋婉成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