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迪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22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那么《明史》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呢?他的优点是什么?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认识,喜欢读书。但是身材比较胖,导致身体虚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绝南军李景隆50万人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多次北征,朱高炽以王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
他的弟弟朱高旭、朱高皋宠爱朱棣,串通宦官寺,阴谋夺权;后来,因为侍郎胡密疏,成祖改变了换王子的意思。八月,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登基。在位期间,政开明,发展生产,与人民休息。许多老臣赦免了建文帝,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复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人民休息,为仁宣之治奠定基础。
[img]94782[/img]
洪熙元年(1425年)5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死后的头衔尊天体道,对德宏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纯真敬天。葬于十三陵之陵,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历史评价
历史称赞朱高炽是一位开明的儒家君主。他坚持简单、仁爱、真诚的理想,就像他模仿的古代圣王一样。他因大力巩固帝国,纠正永乐时期的严酷和不受欢迎的经济计划而受到高度赞扬。他的许多政策和措施反映了对君主的理想主义和儒家思想的理解,但也反映了他对前几代皇帝的一些倾向。
皇帝有时会因为脾气暴躁和冲动而受到批评,比如偶尔谴责和惩罚那些表现出优柔寡断或说话过于烦人的官员。但他有足够的措施来理解自己的缺点,并向人们道歉。无论他犯了什么错误,他们都可以被他的仁慈和对公众的热情所弥补。
过早的死亡阻碍了朱高炽实现了所有的目标,但尽管如此,他留下的遗产仍然很清楚。除了人道主义的社会活动外,他还为儒家政治理想做出了贡献——一位道德坚定的皇帝采纳了知识渊博的大臣的建议来统治世界。在他的统治时期,他非常信任翰林学士,并将他们提升到一个负责任和权力很大的职位。
这让人们想起了他的表弟,即建文皇帝,但几代皇帝没有维持这个先例。然而,内阁的三杨领导人在他死后的几年里继续保持稳定;虽然内阁有一些缺点,但它在维持文官和政府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洪熙之治经历了明朝政府重点重大变化的早期阶段。
[img]94783[/img]
这位善良的皇帝结束了他的一生,但他的义举将永远被铭记。
史书评价
《明史》称赞:“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后来成祖乘舆,年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而,中国媒体的邪恶和濒临危险的人屡见不鲜,最终以真诚赢得了一切。善意告人:“我只知道尽我的儿子的职责,但我不知道有没有诽谤。”这是万世子臣的法律。在位一年。用人行政,善不胜书。让天假之年,涵养,德化之盛,不是文化景比隆哉吗?”
明仁宗朱高炽是如何评价明史的?他有什么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