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字子乔,北宋宰相,政治家,古代文字学家,第一次死于“文正”,然后改为“文庄”。他被称为夏文庄公、夏英公和夏郑公。夏松从文学开始。他曾是国史编辑,也是许多地方的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为陕西经略、安抚、招使等职。
主要成就
政治
真宗天禧年出知黄州、邓州,迁往襄州。遇到饥饿,他劝大姓出粟,得到2万斛,救了40多万穷人;宋仁宗天圣时知寿州,迁往安州,再知洪州,命令巫师(巫师)1900多家归还农业,摧毁他的淫秽祠堂;仁宗景佑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他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中国最早的虹桥。
[img]94425[/img]
军事
仁宗康定在陕西省四路战略、安抚、招使期间,认识永兴军(今陕西省Xi安),主持西夏战争。治军特别严格,敢杀人,死于疾病的人,甚至被抚养。
文学
夏以文学起家,为文章优雅藻丽,从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到佛教书籍。
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日常生活笔记》,参与编写王钦若千卷本《册府元龟》。
夏好学勤读,即使在军政事务繁忙的时候,也手不释卷,在睡觉的时候还用手指在身上比划研究古文奇字。庆历四年(1044年),夏松编写了古文字汇《古文四声韵》,是当代战国文字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宋神宗时,宰相王贵在《夏文庄公松神道碑》中写道:“祥符中,郡国多献古鼎、钟、盘、敦之器,而其上多科斗文字”,人多不知道,“公乃学为古文奇字,甚至偃卧用指画侵皮,其勤若此。”
[img]94426[/img]
个人作品
夏天有100卷文集、13卷《策论》、3卷《笔奏》、5卷《古文四声韵》、1卷《声韵图》,其中《文庄集》36卷等收入为《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今天有很多丢失。
轶事典故
知遇二宋
夏松知安州时,宋乡、宋祁兄弟正处于青春青春之中,夏松看出他们才华横溢。有一天,夏松命他们作落花诗。宋香作联:“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地香。宋祁作一联:“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夏松说:“咏落花而不言落,大宋(宋香)君必为状元及第,风格秀重,异日为宰相;小宋(宋祁)君不在所及,但也必登严近(近臣)。后来被他说中了。后来,夏松在河阳听说宋乡、宋祁兄弟同举进士,特写贺信:“喜人,安陆曾认识台光”。
[img]94427[/img]
提拔仲淹
夏知人善任,能任人才。范仲淹失败的时候,夏松看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夏松担任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使时,保荐范仲淹担任副使,使范仲淹和韩琦成为他的左右手。范仲淹给夏松写了一封《谢夏太尉启》,启中说:“只有山野的材料,才是副英雄的推荐。”
夏的一生有哪些成就和成就?与他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