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不知道:五哥胤祺和九哥胤绮都是宜妃出生的。为什么他没有参与九子夺权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历史上,康熙皇帝的五哥胤祺和九哥胤,都是康熙非常宠爱的宜妃郭络罗氏出生的。就年龄而言,胤祺应该比胤祺长大;就头衔而言,他是康熙王子中仅有的三位在康熙王朝被封印的王子;在“背景”方面,除了他的生母是“四妃”之一的宜妃外,他还由康熙皇帝的直接母亲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抚养长大;更有价值的是,五哥胤祺是康熙王子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军事功绩的王子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条件如此出众的王子,却没有参与康熙晚年残酷激烈的“九子夺权”。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五哥胤祺置身于这场皇位争夺战之外,是什么原因让胤祺放弃了染指皇位呢?在这里,我将给你一个解释和分析。
[img]94409[/img]
康熙朝仅有的三位“王子亲王”之一,五哥胤祺。
五哥胤祺出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生母为宜妃郭络罗。
宜妃郭络罗深受康熙皇帝的喜爱。据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最关心”他。郭络罗的背景并不高贵,但她很少在没有生下王子的情况下被晋封为妃子。与康熙皇帝的其他后妃相比,特别是在生下八兄弟尹琪20年后被晋封为妃子的良妃魏氏,她要“幸运”得多,这表明康熙皇帝对他的爱。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皇帝正式授予“四妃”称号。按照“惠宜德荣”的顺序,宜妃仅次于大哥尹琪的生母惠妃那拉,在“四妃”中排名第二,其地位高于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和三哥尹琪的生母荣妃马佳氏。
然而,即使宜妃已经有了如此高的水平和后宫地位,按照规定,她可以亲自抚养她的王子,康熙仍然把五哥胤祺交给了她的直接母亲,也就是顺治皇帝的第二任王后孝惠章王后博尔济吉特氏抚养她。
原因是尹祺当时太受宠爱了。不仅康熙皇帝本人非常喜欢,孝惠章皇后本人也非常喜欢他的孙子,这也给尹祺带来了巨大的荣誉。
[img]94410[/img]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祺被康熙晋封为和硕恒亲王,后来雍正皇帝三哥胤嬛和四哥胤祯同时被晋封。
在这三个人中,只有胤祺获得了最“名正言顺”的称号,只有他的晋封与“一废皇太子”事件无关。
康熙47年(1708年),康熙皇帝以“王子不善,行为不孝”为由,首次废墟了王子的位置,随之而来的是所有王子对王子位置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大哥哥、八哥哥哥等。,这让康熙感到心痛和失望。最后,在康熙48年(1709年),康熙皇帝复立了尹仁皇太子的位置。同时,他将三兄弟、四兄弟、五兄弟、尹祺封为亲王,七兄弟、尹佑、十兄弟封为君王,九兄弟、十二兄弟、尹真(后来的“云”)封为贝子,以遏制太子尹仁。
在“一废皇太子”的过程中,三哥尹智主动帮助太子尹仁,正是他举报揭露了大哥尹为“噩镇”太子的事情,可谓是帮助康熙“复立皇太子”的“第一英雄”。至于四哥胤琏,他总是站在康熙一边,在整个过程中。他不仅支持康熙恢复的安排,还积极为其他王子求情。康熙认为这是“了解大局,顾全大局”的表现。另一方面,在整个过程中,他把自己置身其外,没有参与其中,保持了绝对的中立,因此也受到了康熙的赞赏。
在这种情况下,他之所以能获得亲王,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军功。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三次亲征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五哥胤祺均参加。尤其是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期间,胤祺被命令亲领正黄旗大营参加正面战斗。在此期间,他的勇气、勇气和卓越的作战指挥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这让康熙皇帝坐起来注意到了这一点,胤祺也在这场“昭莫多大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正是凭借如此出色的军事成就,再加上他在“一废皇太子”期间冷静低调的表现,康熙最终被授予亲王称号,以示其他王子愿意做大臣,认真工作,也能获得荣誉和奖励。
[img]94411[/img]
两大“硬伤”,使胤祺无法参与“九子夺直”。
历史上五哥胤祺是康熙王子中著名的“老好人”,康熙对其的评价是:
“心地善良,为人诚实。”
即使是将来登基的雍正,也称赞了他极其温顺平和的性格:
“秉性和平,持谦谦,颇有乐善之风。”
正是这种性格特征让他知道自己根本无法驾驭混乱复杂的朝廷斗争,也无法应对残酷激烈的皇位斗争。因此,胤祺选择了远离“九子夺权”。
当然,除了性格问题,还有两个“硬伤”让五哥胤祺无法进入这场皇位争夺战。
第一个“硬伤”是胤祺的“文化水平”,确切地说,他的“汉化”程度很低。
事实上,这种情况与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的抚养密不可分。要知道孝惠章皇后从小就住在蒙古草原上,嫁给顺治皇帝后就住在深宫里很久了,对汉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蒙古贵族和宫中的蒙古后妃普遍对汉族文化有着非常抗拒和排斥的态度,不仅是孝惠章皇后,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后也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五哥胤祺直到九岁才接触到汉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与四五岁开始学习的其他王子相比,胤祺在这方面有明显的劣势。以至于康熙后来为了缓解尴尬,专门批胤祺用满文回答问题,写文章。
而这也成了胤祺的第一个“硬伤”。
[img]94412[/img]
五哥胤祺的第二个“硬伤”是他的“长相”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尹琦看起来很丑,而是说他在第二次跟随康熙皇家司机征服加尔丹的“昭莫多之战”中脸部受伤,留下了非常明显的疤痕,直接影响了他的外表和形象。
古代帝王要君临天下,统治四面八方,所以他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貌和外貌。然而,如此明显的“破相”无疑成为了他重要的减分项,也成为了他无法参与“九子夺权”的第二个致命的“硬伤”。
虽然不能染指皇位,但胤祺终究以善终结束。
康熙61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上皇位,雍正立即开始报复宜妃郭络罗氏和九哥胤。
康熙棺材刚下葬时,雍正就开始羞辱和攻击宜妃郭络罗氏,并将其直接赶出宫殿。最后,雍正一朝,宜妃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头衔,而且在他死后,雍正不允许他埋葬在康熙皇帝的景陵中。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皇帝登基,宜妃才被埋葬。
至于九哥尹的结局,就更悲惨了。雍正先是把它送到西北,然后残酷地折磨了它。雍正四年(1726年),尹明被斩宗夺爵,甚至名字也变成了“塞思黑”,直到50多年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恢复身份。
[img]94413[/img]
另一方面,雍正也是宜妃郭络罗出生的五哥胤祺,并没有给予任何尴尬,而是非常尊重他。他不仅保留了自己的头衔和待遇,还委以重任。
雍正十年(1732年),胤祺去世,雍正以极高的规格埋葬了他,并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死亡号码。雍正十二年(1734年)为他立了一座纪念碑,以示纪念,他的后代也得到了雍正的善待。
尹祺和尹莹都是母亲生的 为什么他没有参与九子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