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穆修:北宋文学家,力主恢复韩愈和柳宗元散文的传统

穆修(公元979~公元1032),字伯长,北宋文学家,山东运州人, 后居蔡州。柳开后,他继续倡导韩、柳古文,亲自校正、刻印韩愈、柳宗元文集。

在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泰州初任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陷贬池州。后来参军颍州、蔡州文学,迁居蔡州。性刚介,好讨论时弊,诽谤权贵。不到五代以来,西昆体的颓势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了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传统,到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在开封相国寺写书。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都有很大的影响。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病逝。有《穆参军集》。

[img]93928[/img]

人物生平

穆修(979-1032), 穆修小时候喜欢读书,不专注于文章的句子,而是仔细探索道的本源。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穆修被宋真宗授予进士学位,并被提升为台州司理参军,后来又被称为“穆参军”。

穆修性情刚烈耿介,喜欢讨论时弊,愤世嫉俗,诋毁权贵。尽管如此,权贵们还是想和他交朋友,结果经常被穆修拒绝,被他用言语嘲笑。亳州有一位大师修建了一座寺庙。听说穆修很有名。寺庙建成后,他被要求写一篇文章。穆修写了一篇文章后,他没有签署大师的名字。大师想给穆修五百两白金。他也知道穆修是个男人,怕丢脸,就假装是给穆修长寿的礼物。这真的是贿赂他在文章上得名。穆修发现他把所有的白金都扔进了院子里,愤怒地说:“我宁愿像乞丐一样穷,也不愿让恶棍玷污我的文章。一位朝廷宰相想认识穆修,答应让他当官,并暗示穆修去拜访他,但穆修总是拒绝去。

由于他的自负和才华,秦应被判嫉妒,秦应要求别人诬告他,并借此机会将穆修贬至池州。穆修中途逃到首都,打鼓抱怨,衙门忽视了。穆修在池州住了一年多,最后被大赦释放了。不久,他带着母亲住在首都,过着非常贫穷的生活。当母亲去世时,穆修没有要求僧侣做佛教,而是亲自埋葬了棺材,并背诵了《孝经》、丧经。后来穆修迁居河南蔡州。

穆修在文学上积极倡导诗文创新运动,主张作文要阐述和宣扬儒家仁义,尽力赞扬唐代古文大师韩愈、刘宗元的文章,并将他们的文章印成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宋初五代的中国风格。 [2] 当时穆修的名声很大,连欧阳修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充分肯定了他消除时弊的功绩。苏舜钦兄弟都是从师于他,“多与之旅”,史书记载:“一时士大夫说能文者必须说穆参军。""宋代古文,柳开与修为倡。“穆修不愧为宋初诗文创新运动的先驱之一。

[img]93929[/img]

穆修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古代文学的创作上,创作风格简单。他的《亳州魏武帝帐庙》具有良好的思想和艺术性。从文章的角度来看,作者的勇气也可以看出。在文章中,他称赞魏武帝曹操说: “魏武帝原本是亳州人,后来当官,有图谋大略称霸世界的才能。当时,国家衰落,法律紊乱,国内不和平,英雄们纷纷奋斗。魏武帝奋起鞭打,雄居群首,施展才华,统一中原,为后人建立了盛大的成就。当时,袁绍和袁术的父子在黄河以北盘兵。东吴的孙权和西蜀的刘备也在窥视中原的领土。魏武帝精心策划征服南伐北,劫持汉朝命令诸侯,努力抗击三方势力。魏武帝用他慷慨的话语吓坏了所有的英雄;凭借他高超的军事才能,对手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最后,袁氏被消灭,孙权和刘备被削弱。东吴、西蜀时代怎么能比得上他的才华?虽然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但每次看他的文章,都会震撼耳目,耸耸头发,让人深深震惊他的余风遗烈。” 穆修对曹操的文治武功评价很高,这在当时是罕见的。然而,当时曹操被视为“篡”、“奸贼”贬曹之风愈演愈烈,结果这篇文章反而被认为是“历史”。

有《河南穆公集》的穆修。 穆修死后,有人收集了他的诗,只有几篇,不到一卷。到庆历年间(公元1042年左右),他的学生和蔡州人祖无选择地收集了56首穆修诗,包括书、序、记、志、祭文等。,并被编成《穆参军集》。

穆修从小苦读,10多岁就写成章,出口成背。20多岁的博览群书,对文体文风有见解。他对当时流行的“西昆体”压抑的文风不满,力主恢复了韩愈和柳宗元的散文传统。有一段时间,他的作品不胫而走,有的甚至被传入宫廷。有一天,宋真宗读了他的文章,问阁臣:“这样的奇才,为什么不推荐给我呢?宰相丁谓忙说:“这个人出身微贱,行为不端,不能大用。原来穆修和丁谓有布衣之交,后丁谓居官,一味拍马逢迎,不思民忧,被穆修唾弃。有一次两人在汉水相遇,穆修不但没有表示亲近,反而鞠了一躬。丁谓此记恨,进入诽谤。

[img]93930[/img]

大中祥符年间,真宗东封泰山,诏举齐鲁人才。穆修获选。大中祥符第一年(1008年)考上进士,被任命为台州司理参军。按照惯例,新官上任时,首先要拜会通判。但是穆修自负,才华横溢,拒绝违心随俗。忽略一群庸俗的人。很快得罪了一群人,包括通判。后来通判捏造了几个罪名,把他贬到了池州,这样年纪大了就可以自由了。

他过着贫穷的生活,一如既往的有趣和道德。亳州知府张志白一直很欣赏他的才华,并要求他为新建的佛庙写《记》。一位富人把他的名字写在《记》里,用52银贿赂他。穆修一言不发,扔在银院里,也就是打点行装回家。第二天,富人带着更多的钱来到门口。穆修生气地喝了一杯:“我宁愿不吃东西乞讨,也不愿拿你不干净的钱来玷污我的文名!”

几年后,他被补充为颍州文学参军。贫穷就像旧日一样。母亲去世后,他负以葬,日诵《孝经》《丧记》,不用浮屠为佛。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牵挂过,对自己的追求更加执着。他开始雕刻濒临失传的唐本韩、柳文集数百海,千里迢迢挑起都会开封。有一次,他在相国寺卖书,被几个儒家人刁难。穆修怒目而视,说:“你们谁能读其中一篇好一句,我就把全卷给他!结果几个“儒士”当众出丑。在社会上迅速传开穆修相国寺的消息。径向投师,如尹洙、苏舜钦兄弟等。穆修视为知己,谆谆教授,最终使他一生倡导的古文运动得以继有人,发扬光大。

穆修的文章存者不多,但相当深刻。比如《亳州魏武帝帐庙》称赞曹操“伐谋胜利,料敌应变”。


穆修:北宋文学家,力主恢复韩愈和柳宗元散文的传统穆修:北宋文学家,力主恢复韩愈和柳宗元散文的传统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