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修(公元979~公元1032),字长,北宋文学家,山东运州人, 后居蔡州。柳开后,他继续倡导韩、柳古文,亲自校正、刻印韩愈、柳宗元文集。
在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泰州初任司理参军,以负才寡合,被诬陷贬池州。后来参军颍州、蔡州文学,迁居蔡州。性刚介,好讨论时弊,诽谤权贵。不到五代以来,西昆体的颓势文风,继柳开之后,力主恢复了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传统,到镂刻刊印韩柳集,亲自在开封相国寺写书。对尹洙、苏舜钦、欧阳修都有很大的影响。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病逝。有《穆参军集》。
[img]93922[/img]
轶事典故
穆修拒金
宋仁宗天圣初,张知白知m州(今安徽省m县),当地一位豪士出资修建佛庙。张知白让人请穆修写一篇文章。写完文章后,豪士不写豪士的名字,于是用大量资金贿赂穆修,要求记录名字。穆修投下金庭,然后促使他去县城。豪士谢之,穆修终于受不了了了,说:“我宁是个旅行者,我不会用土匪污染我的文章。”
忤物穷终
穆修性心少合,第一任海州参军,以气凌通判,然后为他,切籍为他州。后来被赦免释放,赋命穷薄,得了一点钱,也就是被盗或者卧病,然后就耗尽了,所以衣食无法给。晚年得柳宗元集,招工镂板,印数百部,携入京相国寺,设肆之。有几代儒生,至其肆,不许值,先展披露,修就手夺取,愤怒地说:“汝辈能读一篇,不失句读,当作礼物送给你。“它的违法行为是这样的,自然经年不卖一个。(《东轩笔录》《曲艺旧闻》)
[img]93923[/img]
文学创作
穆修崇尚韩愈、柳宗元。曾亲自校正、刻印韩愈、柳宗元文集。他提倡韩柳古文,首先提倡“古道”。他说:“夫学古人,为道。还说:“道者,仁义之谓也。“(《答乔适书》)然而,他虽然卫道,却没有韩愈那样辟佛。比如他写了《蔡州开元寺佛塔记》和《亳州法相禅院钟记》。虽然他认为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但他承认佛家“也善于引导人”,认为儒家思想和礼仪很难引人为善,但佛说祸福可以说服人为善。他和僧人也有交往,有诗《送灵师归吴》写道:“灵师殊可尚,颇不类浮屠。虽然托迹依佛,但要注意独喜儒。”
穆修的文章《全宋文》收录了20篇,存者不多,但却颇有深度。比如《亳州魏武帝帐庙》称赞曹操“伐谋制胜,料敌应变”的才华,很有见识。其文风深受韩愈的影响,如《送李秀才回泉南序》、《祭第二子文》等,笔法、文风与韩文相似。穆修也擅长唱歌,曾经有诗流传禁,颇有晚唐风格,其中《烛》一首,而且接近“西昆体”,与其文章风格不同。
穆修有《河南穆公集》三卷,有《四丛杂志》影宋钞本。
与穆修有关的轶事典故有哪些?文学上有哪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