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在晚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杜牧(803-852年左右),名为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26岁时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编,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诗以七言绝句为名,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诗英俊帅气,多切经世之物,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之为“杜樊川”,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有“范川文集”。文章以《阿房宫赋》著称,诗歌代表作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

[img]93195[/img]

人物生平

早期仕途

杜牧在他的家庭中排名第十三,所以根据唐朝的习惯,他被称为“杜牧”。[4]杜牧有出色的政治天赋。当杜牧十几岁时,唐宪宗正在讨伐藩镇,振作起来。他读书后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了他的孙子,写了13篇关于孙子的评论和许多政策咨询文章。特别是有一次,他被宰相李德裕采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长庆二年(822年),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特别注重治乱和军事。杜牧23岁时写了《阿房宫赋》。25岁时,杜牧写了一首五言古诗《感情诗》,表达了他对藩镇问题的看法。这时,杜牧已经很出名了,他的作品也流传下来。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不讳,被授予弘文馆书郎、左武卫兵曹参军。

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汝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官方文件交流。京衔是对御史的监督。这时,杜牧住在扬州,特别喜欢宴会。

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岁,被朝廷视为监督御史,前往长安任职,分公司东都。八月在东都洛阳任职。因此,他逃脱了11月甘露变化的危险风暴。在这里,他遇到了宣州的老朋友张浩浩,写下了著名的《张浩浩好诗》。在洛阳期间,由于他的闲暇,他到处挂着历史遗迹,写了很多诗。

开成两年(837年),杜牧入宣徽观察崔丹幕下,被召为宣州团练判官。

开成四年(839年),杜牧年底离开宣州,前往长安任左补阙、历史博物馆修建。开成五年后,杜牧被提升为餐饮部员外郎。

[img]93196[/img]

迁官外放

杜牧在会昌元年(841年)调任比部员外郎。

会昌两年(842年)被外放为黄州刺史。杜牧被外放的原因史书上没有记载,杜牧自己认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斥。李杜的家庭是世界上的朋友。为什么李德裕不喜欢杜牧?有人认为杜牧很迷人,不拘小节,不符合李德裕的观念;而且,在牛李党的斗争中,杜牧和牛僧汝私交很好,可能被李德裕视为牛党。

唐朝的黄州(古黄州又称齐安县,唐朝时治所在的武汉市新洲区诸城街),在华夏的下等洲,兵连祸结,战火纷飞,官员从未定居,人民不得聊生。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荒县和废汉。晚唐以后,它是一个“逐臣”的地方,被北京官员视为“卑鄙的州县”。 在《齐安秋日》的诗中,北宋“苏门四学生”之一的张磊也说黄州是一个地方 “齐安荒地,平昔放逐臣的地方。

杜牧在黄州的任期相当于贬级,但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文人逐渐释放了当地官员,无论是官员还是文人。石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杜牧在黄州的公寓是“让君家像野人居”。他很诚实,唐书的传记称他“直截了当”。明弘治的《黄州府志》称赞他“才华横溢,才华横溢 官民怀服之“奇节。

杜牧在黄州刺史任职三年,把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是唐朝继韩愈之后的又一个孔大家。黄州有孔子山和孔子河,是春秋末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过往之地。山旁有孔子庙(问津书院前身),如“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由于年久失修,濒临倾倒。杜牧为 在孔子山扩建孔庙,宣扬孔子思想,展现自己的远大政治抱负, 参观孔子圣像,亲自更名为“文宣庙”,并在庙内设置学校(时称庙学),教育士民。虽然他是一名官员,但他仍然在学校讲课。讲课时,他的弟子从远处到数百人。他在《黄州刺史谢上表》中说:“只能不偏时俗,自我教育,唯德是务,爱人如子,废鞭打责砍之,用忠恕抚字之道”,“让一州之人知道有圣仁二天子。 唱歌是为了唱歌,是为了受益 工业,流无穷”。

明清时期的《黄州府志》和《问津院志》都载杜牧在黄州“兴学教士,立庙崇拜先圣,一时家循孔教,人颂儒书”。

[img]93197[/img]

后杜牧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

四年九月(844年九月),杜牧迁池州刺史,今年四十二岁。秋浦县(今安徽贵池)池州治所。

会昌五年(845年),七月,武宗下诏禁止佛教。杜牧同意这一措施。后来,他在宣宗大中年间写了《杭州新南亭子》,详细描述了武宗禁止佛教的故事。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在柏周长的帮助下,被列为司勋员外郎、历史博物馆修建、转移官员外郎。

人生暮年

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京官工资低,难以养家,要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未获批准。

宣宗大中四年(850年),他被提升为官员外郎。但杜牧还是多次要求外放湖州刺史,连上三启,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但也有人认为,杜牧要求外放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原因,更是因为他对政府不满意,认为自己在政府中不能有所作为。同年秋天,杜牧前往湖州刺史。凭吊前贤在湖州,结识诗友,写了许多诗。一年后,他又被提升为考功郎中,知制高。到长安第二年,迁中书舍人。在此期间,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并经常在业余时间在这里以文交朋友。

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季病重死亡。


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在晚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在晚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 唐朝史上的超级卧底狄仁杰搞垮武则天的惊人手段
  •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

  • 唐朝最酷的公主:他和和和尚有外遇,但让丈夫在外面吹哨
  • 高阳公主: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人性聪明,深受宠爱。嫁给首相方玄龄的第二个房间,夫妻不和谐。后来,他与会昌寺和尚、玄奘高...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