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是什么原因导致元勋被废除了王子的位置?

元勋,原名拓跋勋,孝文帝元宏的长子,今天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道能不能帮你拓展一些知识

据《魏书》记载,当年8月,北魏孝文帝元(拓跋姓,因汉化改革改元姓)出游嵩山,留在洛阳的皇太子元勋突然“在西掖门内与左右谋划,想召牧马轻骑奔代(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魏南迁前的国都)”。

为了顺利离开洛阳到平城,元勋还杀死了试图阻止他离开的王子中的妃子高道悦(有纠正缺失、服从建议的责任)。

元勋想逃离洛阳。北上平城的原因是他受不了洛阳夏天的炎热天气。历史上有“深避河洛暑热,每次追乐北”的记载。也就是说,他趁父亲不在的时候,召集数千人骑北上的初衷只是为了避暑。

但是元勋没有成功,被守卫皇宫的禁军将领拦住了。

[img]92596[/img]

随后,得到消息和愤怒的元宏迅速回到洛阳,亲自指责元勋,并在当年12月废除了他的王子。

据史书记载,当元宏得知儿子要去平城时,他的反应是“令人震惊和遗憾”。后来,当他决定废除王子时,他还说:“这个孩子今天不会死,这是国家的灾难。”

元勋只是不适应气候,想出去避暑,值得元宏这样反应吗?

这与当时北魏朝堂紧张的政治氛围有关。

北魏是一个鲜卑人建立的国家,包括当时中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

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国家,得到汉朝豪族和人民的认可,让鲜卑人从野蛮向先进步,孝文帝元宏在位时,决定进行全面的汉化改革。

他强行推进改革,试图让鲜卑人从言行、饮食习惯、服饰礼仪等各个方面学习和模仿汉文化。

当然,这一改革将得到汉代豪族和人民的支持,他们原本生活在长城内,但却遭到了一些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

毕竟,这是对鲜卑人自身文化习俗和政治形态的完全否定。

历史上,普通改革都会有反对的力量,更不用说元宏推动的全面否定改革了。

反对势力强大,元宏依靠皇帝的权威和武力强行推进改革。在皇太子元勋准备逃离平城的今年,各种制度的变化达到了顶峰。

元月,元宏命令所有鲜卑人改汉姓,并要求鲜卑皇族与贵族和汉姓家庭结婚。元宏带头改姓,娶了几个汉姓家庭的女人为妃,并娶了几个弟弟为妃。

更重要的是,元宏规定,鲜卑贵族必须学习和说汉语(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说汉语,30岁以上的官员可以慢慢学习),否则,他们将不会成为官员。

即使是姓氏和语言也要改变,反对汉化改革的鲜卑贵族也忍不住,他们之间的各种阴谋串联也开始增加。

在这种保守派和改革派相互竞争的紧张气氛中,政治人物的趋势往往意味着不同的含义。

在这个时候,皇太子元勋选择带着成千上万的兵马去旧都平城避暑。在政治上,他相当于为父亲元宏的改革竖起了旗帜。

虽然元勋的初衷可能不是这样,但只要他搬家,他就会被鲜卑贵族利用,他的王子身份足以承载反改革的旗帜。

前一年,即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元宏的岳父、太师冯熙(元宏的第一任祖母冯太后的哥哥,四个女儿都嫁给了元宏,其中两个先后成为皇后)在平城去世。

一群鲜卑贵族以此为机,鼓励元宏回平城主持并参加冯熙的葬礼。

他们希望元宏参加冯熙葬礼是次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让皇帝回到旧都,从而打击元宏迁都洛阳的决定。

平城是老都,留守鲜卑的老贵族很多,元宏的很多长辈都留在那里。你每次都要从遥远的洛阳去参加葬礼吗?最好把国都搬回来?这是考验元宏汉化改革的决心。

当时,元宏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鲜卑贵族为岳父哀悼的建议,并下令将在平城死去的鲜卑贵族全部送棺材到洛阳埋葬。

此外,元宏还规定,即使夫妻分别死于平城和洛阳,也不允许在平城共葬,只能在洛阳共葬。否则,他们将被分成两个地方。

[img]92597[/img]

根据太和19年冯熙的葬礼,为了全力推进汉化改革,元宏在迁都洛阳后尽量避免去平城。

因此,在政治身份上,一些代表元宏皇帝的王子元勋想去平城。不管他是什么原因,如果他成功了,元宏都会在政治上被动,这让元宏非常愤怒,他认为汉化改革是生命。

@ 得知这个消息后,元宏“闻之骇遗”,然后亲自指责儿子,并以“是国家之灾”为由迅速废除了他的行为。

太和二十年十二月,皇太子元勋被废除,当月,恒州刺史穆泰(鲜卑姓丘穆陵氏)、定州刺史陆睿(鲜卑姓步六孤,有平原王爵位,曾带头劝元宏回平城参加冯熙葬礼)与一群鲜卑贵族团结在一起,包括许多鲜卑皇族,起兵造反。

叛乱后来被元宏平定,但皇太子逃离平城,被废后鲜卑贵族立即造反,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意义非同寻常。

太和二十一年四月(公元497年),年仅十五岁的废太子元迅被父亲元宏逼着喝毒酒自杀四个月。

《魏书》记载,元勋被废除后,其实很老实:“迅被困后悔,不断读佛经,周归心于善。”但是:“中尉李彪承间秘表,告勋复与左右谋反。”

元勋可能并不是真的有谋反的想法和行为。历史记载,他“有手书照顾自己,不知道自己的状态,而中尉李彪和侍御史贾尚却睡不着。(元宏没有看到投诉被扣留)”,但当月被废除的穆泰和陆睿造反事件似乎确实如此。

皇太子元勋的废弃和死亡,原因微不足道,只是无法忍受炎热的气候,想想更适应北方的夏天(元勋生活在平城12岁之前)。

然而,他还年轻,没有意识到政治的严谨和残酷,也没有皇位继承人应该具备的政治敏感性。皇太子在行动和政治上不跟随皇帝。难怪元宏的无情。


是什么原因导致元勋被废除了王子的位置?是什么原因导致元勋被废除了王子的位置?

,,,,,,,,

  • 宋武帝刘裕进行了几次北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

  • 曹景宗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曹景宗生平
  •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小时候以勇敢著称。后来跟随萧衍(后来梁武帝)起兵,南...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贾思勰简介 贾思谢,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
  •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期,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曾担任高阳县(今山东临...

  • 陈霸先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武帝陈霸先生
  • 陈霸先(503-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傲。陈霸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逐渐控制了...

  • 宇文觉简介 宇文泰的儿子于文觉,北周奠基者
  •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人,宇文泰第三子,母亲为北魏孝武帝之妹冯毅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