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和小沈阳是两个官员的对立面,一个忠诚直言不讳,不贪婪。另一个笑着藏着刀,贪婪。然而,这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都被皇帝重用,都是极端的大臣,官方的产品!
如果你不知道大字,你也可以当总督
说到李伟,大字不认识一篮花花公子,可以在官场上取得巨大成就,但也感谢雍正皇帝,敢于使用人才,遇见真正的伯乐,只是让他发挥自己的重大价值!李伟的总督比许多监督员做得更好,雍正的情况很奇怪,但也有自己背后的好处。
[img]91417[/img]
雍正品往往以鄂尔泰、田文镜、李伟为标准,对监督抚的优劣进行评价。李伟在当代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虽然雍正经常严厉地告诫他,但李伟一直受到雍正的青睐和偏爱。
李伟不是一个真正的科举背景。他的家人付钱给他捐了一个士兵外郎,走了一条野路。然而,李伟当官时真的很细致。据说他在户部打官司的时候,当时户部是亲王。李伟劝王子不要发滥收费,亲王不听,于是李伟耍花招捉弄王子,让王子很尴尬。
雍正登基时,派李伟到云南云做驿盐道,结果他不到一年就整顿了云南的盐务。
雍正二年,李伟晋升为云南布政使,仍兼顾盐务。第二次,他调到浙江巡抚,很快晋升为两个浙江盐政。
[img]91418[/img]
雍正五年,李卫升为浙江总督,并兼巡抚。雍正七年,加兵部尚书,王子少傅。
雍正十年来,李伟被调回朝廷,担任刑部尚书,随后担任直隶总督。
从李伟当官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只用了8年时间,就从一个四品道员做到了一品封疆大史。
雍正的就业原则与李卫的个人素质和才能相一致,才能真正展现李卫的才华。
第一:雍正从不注重出身和资历。只要他有才华,不贪污,忠于皇帝国家,他就会被重用,不怕谣言。
第二:李伟对雍正的提拔很好 我一直很感激,忠诚,不贪污不贿赂,操守良好。
第三:李伟治理地方很有才华,敢于硬碰硬,甚至不把顶头老板放在眼里,毫不顾忌地清理了一些贪官。
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违法,直隶总督李伟直接向鄂尔泰报告。当时,鄂尔泰的地位远高于李伟,是当时最著名的家庭之一,李伟受到雍正的赞扬。
雍正不仅非常认可李伟的工作态度,而且对朝鲜一些人参李伟的话说,他疯狂、反复无常、随意骂人。雍正把这些话告诉了李伟,还向人参李伟解释,并故意报复李伟。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
小沈阳出生在一个世代代为官的家庭,满州是红旗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刻下了权力和金钱的烙印。
小沈阳从小就在内务府主办的咸安宫官学习,学习满、汉、蒙三种语言。他在这里学习了10年。小沈阳读书时,表现出能言善辩、见机行事的智慧。而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诗歌和歌赋。
19岁时,小沈阳继承了三等轻车都尉的官职。
20岁时,小沈阳娶了刑部尚书兼户部侍郎、满州正黄旗都统英廉的孙女,从此有了大靠山。
[img]91419[/img]
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30岁的小沈阳去云南处理李侍尧的腐败案件。聪明的小沈阳在处理这个案子方面工作很努力,不仅查明了腐败的事实,还查明了云南省官治混乱、财政亏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被任命为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回到北京后,乾隆被任命为皇室前大臣和蓝旗满州都统。同时,他给未成年儿子起了名字:冯先生尹德,并被任命为固伦和孝公主的徐。
从一个小校尉到宰相只用了10年时间,小沈阳就创造了仕途奇迹。
同年10月,他晋升为“四库全书”正总裁兼理藩院尚书,11月又兼任兵部尚书,12月又管理户部三库。
兼职的小沈阳,可以说权力大如天,极其繁荣。同时长期担任军机大臣、三部尚书、八年税务监督。
[img]91420[/img]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小沈阳封三等忠襄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任殿试读卷官,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赏黄带,四开一袍,官加三级。
从他们的官职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即使李伟受到雍正的青睐,他最终也只是一个一品的封疆官员。小沈阳是侵略朝野的重要官员。他不仅是一个官员,而且是侯拜相。他不仅受到乾隆的青睐,而且他的儿子、兄弟,包括他的家奴,都是人。
李卫和小沈阳的官职,谁高谁低,一目了然。
但两人虽然都是当朝生臣,但结局却大不相同,历史也给出了不同的评价。
和沈阳和李卫都是皇帝身边的宠臣 两人官职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