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休昭、南郡枝江人董允,与诸葛亮、蒋祎、费祎三人成为蜀中四相。
他的父亲董和在汉末带领家人西迁,在刘章手下担任牛、江原县长、成都县长。建安19年,刘备攻占益州,成为益州牧后。董和被任命为中郎将领,与诸葛亮共同主持家庭事务。董允和费祎年轻时在蜀中都很有名。张武元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刘禅成为皇太子。董允和费祎成了太子舍人,兼管秘书和侍从。刘禅继位后,两人也被拜为黄门侍郎,成为皇帝身边的近侍之臣。
[img]90456[/img]
建兴五年后,诸葛亮写了《出师表》,然后带领赵云进驻汉中,以汉中太守魏延为丞相府司马,为曹魏的正式进攻做准备。刘禅继位初期,根据刘备的遗嘱,首相诸葛亮辅政。诸葛亮担心刘禅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诸葛亮任命董云处理宫廷事务。董允不仅升为侍中,还带领虎贲中郎将,统领宫中宿卫亲兵。诸葛亮还在《出师表》中提到了董允的名字,希望刘禅多听听他的意见。可见诸葛亮对董允多有赞赏之意。
董允在掌管宫中事务时,经常指出刘禅的不当行为,刘禅变得更加害怕他。当时诸葛亮北伐外,蒋婉负责处理宰相政务,而董允则负责在宫中帮助君主,三人共同保持蜀汉政务的稳定。诸葛亮在建兴十二年积劳成病死于五丈原。蒋婉担任益州刺史后,上书刘禅请刘禅给董允爵位、食邑等奖励,董允一直拒绝接受。
[img]90457[/img]
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独自掌管政府。统治后期,刘禅开始忽视政府,宠爱宦官黄浩。董允遵守正直,经常严厉地训诫刘禅,并多次责备黄浩。董允活着的时候,黄浩一直不敢为非作恶,他的官位一直只是黄门成。董允也经常礼貌下士。面对小官位的董恢来拜访自己,董允也可以亲自接待他。
延熙六年,董允被授予辅国将军称号,成为蜀国第一位辅国将军。第二年,蒋婉因病无法处理国家事务。费祎在朝廷的任命下担任将军,代表军国事务,而董允则担任将军费祎的助手,并致力于蜀汉。@ 延熙九年病逝,辅国将军董允。
董允是谁?刘禅为什么又怕又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