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大家带来朱棣与徐皇后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跟着看一看。
1407年,陪伴朱迪31年的徐皇后在临终前拉着朱迪的手说:“我有最后一个愿望,以后一定会帮我实现。”之后,她去世了。朱迪痛彻心扉,发誓这辈子不再立后,但她没能入土为安,棺材停了六年。
朱迪一生中有四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只有死去的小儿子和小女儿长宁公主不是徐皇后出生的。剩下的七个孩子是朱迪和徐皇后爱情的结晶。他们自1376年结婚以来,一直互相支持,非常相爱。在这一点上,朱迪继承了父亲朱元璋宠爱妻子的基因。
[img]89875[/img]
徐皇后是大明第一英雄徐达的长女。徐出生在一个武将家庭,有“女诸生”的美誉。只是因为她从小就充满了诗歌和书籍,永远不会忘记。看来她很早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气质。
朱元璋告诉徐达,他的四个儿子非常宽宏大量,与徐达的长女非常相称。事实上,朱迪和徐在结婚前已经认识三年了。虽然他们不是青梅竹马,但他们也是年轻夫妇。
在他们结婚的早期,徐生了七个孩子。在此期间,朱迪坚持拒绝接触雨露,并把所有的生育机会都留给了徐。直到徐不能再生孩子,他才有了另外两个孩子。
徐不仅博学多才,而且仁孝善良。她可能是马皇后儿媳中最孝顺的一个。马皇后经常称赞她,她们的婆婆和儿媳都称她为爱人民。看来他们有自己的天意,他们有未来的品质。
马皇后去世时,徐和朱迪已经在北京就藩了。虽然距离几千英里,但她坚持要孝顺婆婆,坚持吃素三年。她这么说了,真的这么做了。
[img]89876[/img]
对朱迪来说,徐皇后温柔贤惠,是他的得力内助。
1398年,当朱棣决定发动靖难之战时,徐氏也参与了军事谋事。作为一名著名将军的女儿,她有一种将军的风格。朱棣率领军队攻打南京,徐氏带领长子朱高炽守卫北京。当李景隆围攻北京时,几乎所有的防御部署都来自徐的安排。
可以说,徐是总指挥。尤其是情况危急的时候,她号召全城人民誓死守城。在她的带动下,城里的女人也登上了城市。徐下令给女人分发盔甲,而她亲自监督战争。
李景隆的军兵临城下,从城墙上扔下的巨石有徐的指挥。作为当家的女主人,徐面对困难不慌不忙,冷静机智地应对,这真是朱迪的福气。
当时,这些城市的女性受到徐的启发,如此勇敢。徐承诺,当世界平静下来时,他会亲自感谢他们。
1407年,徐皇后病重不治,朱迪甚至开始自学医术,想为妻子找到延续生命的方法。不幸的是,没有人能挽救女王的生命。
临终前,徐皇后告诉朱棣要做仁君,要有宽厚仁臣的气度,更要有兼爱人民的胸怀。
朱棣伤心地问她还有什么愿望没有实现。徐皇后哀叹道:“还有最后一个愿望。当皇帝亲自征服时,我和王子驻扎在北京。我曾经向一起守卫城市的将军的妻子承诺,将来我会回去奖励他们。现在,恐怕很难实现。”
之后,徐皇后不情愿地离开了朱迪。悲伤的朱迪立即决定这辈子不要站起来。直到1424年死亡,他才这样做了17年。此外,在徐皇后去世之前,朱迪甚至从未密封过一个妃子。直到徐皇后去世一年,她才开始密封后宫。
为了怀念爱妻,朱迪辍学一年,平日只在西角门听政议事。最难得的是,他穿了一年素衣。尽管如此,他仍然不能接受他妻子离开的事实。因此,徐皇后的葬礼也很高,这是明朝最好的葬礼之一。
[img]89877[/img]
然而,徐皇后的棺材在南京已经停了六年了。她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期待着回去看看,尤其是那些想感谢的女人。这可能是朱迪坚持迁都北京的原因之一。
后来,直到永乐七年,朱棣北巡才帮助徐皇后实现了最后的愿望,封赏了北京的官民和守城妇女。
1413年,长陵地下玄宫建成,朱棣让二儿子朱高煦把母亲的棺材一路送回北京。朱棣本人也亲自护送妻子的棺材,直到她被送到皇陵。到目前为止,徐皇后已经成为明十三陵的第一人。
可以说,朱迪宠爱徐皇后,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珍惜。
[img]89878[/img]
1424年,朱迪在征服班主任回朝的路上去世。朱高炽王子根据朱迪的遗嘱将父母埋葬在一个地方。此外,根据朱迪的安排,他和妻子在同一天获得了最后一个头衔。徐皇后头衔中的“仁”是对她性格的最好诠释。
从明朝到清朝,朱迪和徐皇后是唯一一对在同一天、同一个地方、同一礼仪、同一个死亡头衔的皇后。朱迪让他的妻子在地下等了17年,只是为了和她一起被记录在历史上。
易柔之前写过明孝宗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张皇后,甚至从来没有接受过后妃。可见明朝皇帝的痴情是有基因的。而且,这些皇帝宠妻的表现之一就是和他们同居。朱迪和徐皇后就是这样。
作为皇后,他们也像普通夫妇一样享受着最简单、最深刻的婚姻。在皇室里,他们仍然可以坚持自己的初衷,坚定不移地爱对方,这可能是世界所期待的爱!
为什么朱迪六年不葬皇后? 朱迪真的爱徐皇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