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什么书?《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神话传说中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描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代历史、医学、民俗、民族等。此外,《山海经》还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仍有很大的争论。最具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枪禹治水等。成书的具体年代和作者不详。
山海经 据说《山海经》有18本书,原本有22本 约 31000 其中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作品《汉书艺文志》 13 没有计算大荒经和海内经。全书内容以山经5篇、海外经4篇为一组;海内经 4 作为一组;大荒经5篇,书末海内经1篇,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有自己的首尾,前后贯弦,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按照南、西、北、东、中的方向顺序进行分篇,每篇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前一节和后一节用相关句子进行,使段落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山经》主要记录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录海外国家的奇特风格;《海内经》主要记录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录了许多与黄帝、女娲和大禹有关的重要神话资料。
这本书根据地区不按时间逐一记录这些事情。大部分记忆从南开始,然后向西,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包围。 在古代,中国一直把《山海经》视为历史,是中国各代历史学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这本书历史悠久,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都有价值的参考。
《山海经》保留了大量古代史料。《山海经》一直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荒谬的”。司马迁,一位敢于打破《尚书》的束缚,将中国古史推向炎黄二帝的史学家,说:“至于禹本纪、所有的怪物,《山海经》,余不敢言之也。这种观点形成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从图片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比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君子国北一日。根据《山海经》的成书过程,《山海经》在君子国北方画了一个彩虹“彩虹”字,说明彩虹经常出现在这个地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和甲骨文的虹字差不多,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的《图中古汉字》)。后来,当古人根据《山海经》描述《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几百年,而那些不一定是作家的人。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变成了“工虫”。因此,他们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歌”,这使得后人无法知道它是在描述地平线上的彩虹还是一个只有两个头的怪物。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说”。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可能是它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除了我们都熟悉的神话传说,如夸父、精卫填海、易射九日、枪禹治水、共工怒触周山等。如《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相柳氏,九首,以九山为食。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能种五谷。禹厥之,三崖三抑,是众帝之台。柔之东,昆仑之北。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怕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角落里有一条蛇,虎色,首冲南方。”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史。虽然由于强烈的神话色彩,其真实性大大降低,但它们毕竟留下了历史的阴影。将几种类似的材料进行比较,有时还能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比如《大荒北经》中黄帝战蚩尤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古代部落之间的残酷战争,不包括它的神话色彩。
同时,《山海经》也是一部科技史。它不仅记录了古代科学家的创造和发明,还记录了他们的科学实践活动,也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比如关于农业生产,《大荒海内经》载:“后姬是百谷开始播出”,“叔叔都是牛耕开始播出”。《大荒北经》载:“大叔都是田祖。关于手工业,《大荒海内经》载道:“义均始为巧,是始作下民百巧。关于天文学、历法,《大荒海内经》载道:“呛鸣生岁有十二岁。《大荒西经》载道:“帝令重献上天,使黎琼下地。下地是在西极生呛,以行日月星辰为次。"这样的记载数不胜数。有些自然现象的记载特别珍贵,这在其他书籍中是看不见的。
神话是文学之母。就像《山海经》中看到的盘古与日月江海的关系一样,神话与文学的关系。神话说盘古死后,头变成四岳,眼变成日月,脂膏变成江海,毛变成草木。盘古虽死,但日月江海,人间万物...都有盘古的影子。神话转化为其他文学形式后,虽然神话本身的意义经常消失,但神话作为文学中的艺术冲击力而活跃起来。(语见王的神话与小说)比如先秦文学的南北两大代表:《诗经》和《楚辞》都有古代神话的痕迹,尤其是《楚辞》,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神话。《老子》、《庄子》、淮南子的道家思想也吸收了大量的古代神话,并进行了哲理化。
《山海经》问世后,围绕其内容和成书时间的争论,对其作者是谁一直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个谜,甚至导致了学术界千年未解的悬案。 根据刘翔、刘欣的父子和东汉王充的“正统”说法,《山海经》的作者是大禹和伯义,但人们在《山海经》中发现了大禹和伯义之后发生的历史事实,因此“禹和益作说”受到质疑。此后,隋朝的颜之推虽然坚持旧说,但面对不可掩盖的漏洞,他不得不用“后人混在一起,非本文也”来掩饰。@ 《山海经》的作者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各种假说纷纷涌现,如“夷坚作说”;“邹衍作说”;后人结合炎黄两族的传说;南楚人作说;巴蜀人作说;早期方士作说,等等。当代学者袁珂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一部无名氏的作品,而不是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以上说法虽然不一样,但都肯定《山海经》的作者是中国人。但现在一些学者认为作者是外国人,书籍是从外国传入的。
《山海经》是什么书?《山海经》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