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作品。除了保存丰富的神话资料外,还涉及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学、天文学、气象学、医学、动物、植物、矿物学、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各种学术领域。在古代文化、科技、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奇书,也是地理知识百科全书。
司马迁是第一个提到《山海经》的人。他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禹本纪》和《山海经》的内容太荒谬了,不敢作为历史的参考。并在《大宛列传》中指出,《山海经》与当时的实际地理不一致。
西汉刘欣是第一个整理《山海经》的人,他认为这本书是三代人在他的《上山海经》中写的。他说:《山海经》这本书诞生于尧舜禹时代...禹把世界划分为九州,益和伯一等人区分万物的本质,写了《山海经》。刘欣的说法受《列子》的影响。在《列子·汤问第五》中,夏革回答了汤的问题,提到了五座山和山上的特产,还有奇怪的东西,类似于《山海经》中记载的地理、特产和怪物的写作方法。与此同时,《列子》还说,这些怪物是大禹治水周行天下时亲眼看到的,他的臣子伯一了解这些怪物,易坚听说后把这些怪物写下来。因此,这一说法影响了刘欣的上述判断。后来,王充的《论衡·别通篇》、赵哗的《吴越春秋》等都持这种观点。
[img]817315[/img]
从战国中后期到汉初中,楚国和巴蜀地区的人们都做了这件事。现代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山海经》不是一本书,作者也不是一个人。这是一本古代荒诞的奇书,有些人认为它是古代的风景遗迹。西汉时期,刘翔和刘欣的父子合编。
宋人胡应麟认为这本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 、 《列》 、 《离骚》 、 《周书》 、 以成者为晋乘” ⑥ 。
全书18篇,《山经》5篇为一组,以四面山川为纲,描述了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按南、西、北、东、中的定位顺序分为几个部分,前一节和后一节用相关的句子承担,使得部分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晰。
《海经》中的《海外经》是一组,主要记录海外国家的奇特风格;《海内经》是一组,主要记录海内神奇事物,《大荒经》是一组,主要记录了许多与黄帝、女娲、大禹有关的重要神话,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精神。《海经》以上每组的组织结构都有自己的开头和结尾,前后贯弦,有纲有目。除了记录地理位置外,还记录了异国情调的外貌和习俗。第18篇《海内经》是对《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总结了中国地理形势、山脉、水系、开发区分布、作物生产、井发明、乐器生产、国家迁移、河流发展和中国洲土稳定发展的基本模式。
《山海经》记载了大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和400多个神奇怪物。这本书通常根据地区和时间逐一记录这些事情。大部分记忆从南开始(《大荒经》从东开始,所以有学者认为南、西、北、东的方向顺序与古代上南下北相同,所以《大荒经》从东开始,可能是后人的变化和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包围。
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众说纷纭。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国家地理普查后的文献记录,其中一些确实可以确定,如黄河、渭河、华山等,地理位置与现实大致一致。事实上,即使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令人信服地把这些山川一一坐下。就连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也认为《禹本纪》和《山海经》中的内容过于荒谬,作史时也不敢作为参考。并在《大宛列传》中指出,《山海经》与当时的现实地理不符。然而,《五藏山经》中描述的一些山脉和河流是存在的,尤其是《中山经》中的山脉。《五藏山经》(即《山经》)最初是基于一些真正的山脉和河流来叙述的,但说到荒谬的极地,它无能为力,只能用想象力向墙虚构。清人编《四库全书》
, 说它“奢谈神怪” , 百无一真 , 是直小说的祖耳。进入历史部 , 未为允也” ; 然后改列子部小说家类。
解密:著名志怪古籍《山海经》包含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