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武帝元修,北魏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32-公元534),孝则,孝文帝之子广平武穆王元怀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李。性格坚强大胆,武术好,无礼。
大丞相高欢于532年立元修为皇帝,即孝武帝。然而,元修不能容忍高欢掌握实权。为此,孝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排除高欢及其同党势力。军政大事由孝武帝和胡思春全权裁决,以摆脱高欢的控制。为了加强对抗高欢的实力,孝武帝积极支持关中重兵大行台贺拔岳,秘密派人联系,树立亲信。
大丞相高欢对孝武帝的这些举动非常恼火。随着双方矛盾的逐步公开和激化,双方战争的准备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孝武帝以斛斯椿为首,命宇文泰率军东进。宇文泰以大都督梁御为雍州刺史,率先骑5000为先锋,兵无血刃。据说高欢派来的雍州刺史贾显庆占领了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宇文泰也亲自带兵随后。与此同时,孝武帝通过撤换都督和河南、关西等地的刺史,排除了洛阳和河南地区高欢的势力。双方矛盾达白热化。
永熙三年(534年)五月,孝武帝在洛阳征兵河南省诸州县部队,宣传要南下伐梁,实际上是为了讨伐高欢。孝武帝为了蒙蔽高欢,还给高欢下了道密诏,声称宇文泰、何拔胜有不臣之心,@ 假称南下伐梁,实际上是为了防御宇文泰等人,并让高欢随时准备,等待调度。事实上,高欢早就意识到了孝武帝阅兵的真正目的,但表面上却假装糊涂。后孝武帝发现高欢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计划,并准备支持数十万士兵。他非常害怕,立即与亲信大臣讨论如何让高欢退役。
高欢在加紧准备的同时,写了一本关于孝武帝的书:“大臣是大臣之间,陛下一旦怀疑。如果大臣敢于承担陛下,他将遭受天灾,他的后代将被拒绝。如果陛下相信自己的真心,让干戈不动,大臣一两个愿意考虑废除。”
面对高欢的威胁,孝武帝横下一颗心,要与高欢斗到底,宁为高贵乡公,不愿当汉献帝。今年5月16日,孝武帝命令大都督源子恭带兵镇守阳胡(今山西垣曲)、汝阳王元暹镇守石济(今河南延津),准备用黄河天险阻止高欢。与此同时,命开府仪和三司贾显智一起为济州刺史,带领军队东趣济州,与斛斯春弟豫州刺史斛斯元寿。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将军王思正劝孝武帝迁都关中,用宇文泰的力量与高欢作斗争。孝武帝于是派人去见宇文泰讨论此事。宇文泰非常欢迎孝武帝入关,并命令秦州刺史罗超为大都督,率领1000人前往洛阳迎接孝武帝和文武大臣,然后派人到潼关迎接。
高欢非常不安,因为孝武帝多次下令数他的罪行和孝武帝洛阳的阅兵式,所以他决定先开始,攻击洛阳,浪费孝武帝。于是,他命令弟弟定州刺史高晨带兵守卫晋阳,以巩固后方。宇文泰得知高欢率兵南下,即在各州县传来号召,列举了高欢的罪恶,并亲自率军从高平东进,前锋部队驻扎在洪农(今河南灵宝)。
7月初一,孝武帝亲自驾亲征,带领10多万军队驻扎在河桥(今河南盂县与孟津之间),以香椿为先锋,陈兵山之北。香椿的要求率是2000。精锐骑兵渡河夜袭高欢,可以利用自己的疲惫,一举击败敌人。孝武帝听了反派的话,没有允许他请求,错过了机会,后兵败西逃。
534年,高欢立元善见成为皇帝,即孝静帝,迁都于叶(今河北临漳),这是历史上东魏的政权。第二年,孝武帝与宇文泰有差距,被宇文泰毒死。雍州刺史书使宇文泰立元宝炬成为皇帝,建都长安。这就是历史上的西魏政权。
东魏和西魏都没有持续多久。550年来,高欢的儿子高洋废除了东魏,成为了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除了西魏,建立了北周政权,北魏正式灭亡。
北魏是如何灭亡的?北魏最后一位皇帝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