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1587~?)是明末清初的科技巨头。他一生对自己的名声漠不关心,专注于生产技术的调查,随时记录调查收入,写成《天宫开物》一书。《天宫开物》描述了中国古代技术,被称为中国古代技术的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共18卷,分为上、中、下三集。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全面总结了数千年来在农业和手工业领域积累的18个生产经验,形成了完整的科技体系。它最大的意义在于系统总结了中国几千年来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充分反映了明代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有123幅精美生动的插图,画出的生产工具比例合适,立体感强,可以按照样子制作。由于图文并茂,读者打开《天工开物》就像看电影纪录片一样,一一呈现出300多年前中国丰富的物产情况和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的特点,生动、清晰、具体、直观。
关于农业,这本书特别详细,无论是选种、育种、耕作、水利、土壤、肥料,都有详细的描述。特别是详细描述了水稻栽培的整个过程。宋应星也非常重视经济作物的栽培,如甘蔗种植,具体描述了如何选择土壤、甘蔗种植、幼苗移栽、中耕等增产措施。到目前为止,我国广大蔗农仍按照《天工开物》一书记载的做法进行种植。说到油作物,书中描述了16种油作物的产油率、性质及其用途,甚至具体介绍了榨油方法,至今仍在油生产中使用。
明代手工业生产技术在当时世界遥遥领先。《天工开物》记载的工业生产几乎包括纺织、盐、糖、陶瓷、造纸、矿业、冶炼、机械制造等。
例如,在纺织行业,《天工开物》详细介绍了一系列生产工艺,如轧棉、弹花、织布、染整等。明代提花机结构复杂,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机械。《天工开物》中有一幅《花机图》,将提花机画得非常清晰细致,为当时纺织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研究提供了形象信息。《天宫开物》详细描述了明代采矿、冶金、金属加工的技术成就,占全书1/5。宋应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讨论采矿工程的人。书中记载的许多冶金技术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的铸造技术。
宋英兴写《天工开物》时,47岁。当时,他只是江西省分宜县一位负责教育的小官员。可以想象,他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这门科学。为了写这本书,他从小就收集了这些信息,花了30年的时间,所以当他47岁开始写作时,由于长期的努力和过度的大脑使用,他表现出了老态度。
《天工开物》问世后,不仅在我国科技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就传到日本,然后翻译成法语,有些章节翻译成英语、德语、意大利语、俄语等。以《中华帝国古今工业》书名出版的法文版,促进了中国许多先进科技在欧洲的传播。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宋应星为“中国狄德罗”。与法国思想家、百科全书编辑狄德罗相比,宋应星证明了宋应星的辉煌成就和《天工开物》在世界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
谁是《天工开物》的作者?明末著名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