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楚国被秦国欺负时,北方的赵国倒在愤怒中。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大,胆子大,想尽办法改革国家。
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我们东边有齐、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东胡,西边有秦、韩、楼烦(古部落名)。如果我们不生气,随时都会被别人毁掉。要发怒图强,就要好好改革。我觉得我们穿的衣服、长袍、外套、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一般指北方少数民族)短袖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多了。我打算模仿胡人的习俗,换衣服。你觉得怎么样?”
楼缓听了很赞成,说:“我们模仿胡人的穿着,也可以学习他们打仗的能力,不是吗?赵武灵王说:“对!我们依靠步兵或马拉车打仗,但我们不能骑马打仗。我打算学胡人的衣服,就是像胡人一样骑马射箭。这一议论一传开,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与另一位大臣肥义商量:“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我国的风俗习惯,但大家都反对,该怎么办。肥义说:“要做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不能做大事。既然大王认为这对国家有利,为什么要怕大家嘲笑呢?”
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说:“我觉得嘲笑我的是一些愚蠢的人,明智的人会同意我的。”第二天,赵武灵王首先穿着胡人的衣服。大臣们看到他穿着短袖和窄袖的衣服都很震惊。赵武灵王告诉了每个人改变胡衣服,但大臣们总是觉得这太丢脸了,不想这样做。
赵武灵王有个叔叔公子成,是赵国一位很有影响力的老臣,头脑很顽固。听到赵武灵王要换衣服,他干脆装病不上朝。赵武灵王下定决心要改革。他知道要实施这种新方法,首先要打通老叔叔的思想,亲自来找公子成,反复告诉公子成穿胡衣服、学骑射的好处。公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一套胡服。 大臣们一看到公子成也穿着胡服,无话可说,只好跟着改。
看到条件成熟,赵武灵王正式下达了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几天,赵国人穿着胡服,不分贫富贵贱。有人一开始觉得有点不习惯,后来觉得穿胡服方便多了。
赵武灵王随后命令大家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他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亲自带领骑兵打败了附近的中山,并征服了东胡和附近的几个部落。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中山、林胡、楼烦被征服,扩大了大量土地。赵武灵王计划与秦国相比。
赵武灵王经常带兵出国打仗,把国内的事情交给儿子管。公元前299年,他正式传给儿子,赵惠文王。武灵王自己改名为主父(意思是国君的父亲)。为了打败秦国,赵主父决定亲自去秦国考察地形,观察秦赵襄王的行为。
他打扮成赵国的使臣,带着几个下属去秦国。到了咸阳,赵主父以使臣的身份拜访了秦朝,并向他报告了赵武灵王的传位。秦朝见到假“使臣”后,觉得“使臣”的态度和行为既大方又有尊严。他不像一个普通人,心里有点怀疑。
几天后,秦昭襄王派人邀请他,发现“使臣”没有告别。客厅里有一个赵国来的下属。秦昭襄王把他打电话问,才知道他遇到的是著名的赵主父。秦昭襄王大吃一惊,立即叫将军白起带领精兵连夜追赶。追兵到函谷关,赵主父已经出关三天了。
赵武灵王改革的主要内容:胡服骑射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