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太子墓位于河南省灵宝县以西50公里的豫灵镇底东村以南约2公里处。最南端的墓东长约150米,南北宽约50米,高约50米,占地面积10多亩。它是武帝王子刘据的墓。与王子墓西北相连,有两个皇太子墓,即刘据的儿子墓。俗称“皇太子墓”。三墓规模由南向北等量下降。
北约1.5公里处,有一块石碑,原碑高1.6米,宽0.85米,厚0.1米,正面刻着“汉台风雨”四个字。西北2.5公里处,原有的“归来望思台”和“思子宫”是汉武帝时期建造的,表达了汉武帝对王子的哀悼。历代刘姓子孙不断崇拜,香火旺盛,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它是前八大景观之首,现为灵宝十三景之重,是国家文物保护的重点景观。
茂陵是西汉诸陵规模最大、建造最豪华的。位于兴平县东北12公里处的汉武帝刘彻陵。建元二年(前139年),汉武帝开始修建陵墓,武帝在位54年,茂陵建成53年。陵高“非法超限”达46.5米,顶部东西长39.25米,南北宽40.60米,四周长公里,如覆斗。据《关中记》记载:“汉诸陵高12丈,方120丈,但茂陵高14丈,方140丈。太子冢比茂陵高,可见武帝晚年后悔。
失儿河传说: 全鸠涧水,今名十二里河。古名泉鸠涧,全节水,全鸠水,泉鸠涧水,鸠水。北魏《水经注》:泉鸠里,东南十二里,位于县(古殿乡县)。汉暴太子的藏处。有泉鸠涧,一个全节水,又名全鸠水,北流入河流,戾太子冢在涧东。十二里河名字的来源应该是“泉鸠里”从古代古代古镇县城十二里而起。民间也有“失儿河”之称,原因是汉武帝误杀太子刘根据泉鸠里事件,汉武帝命名为“失儿河”,但没有这样的河名记载。
考古发现:居延汉简的《甘露二年丞相御史律令》也提到了太子。刘据被称为“前太子”。西汉宣帝时期,《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令》 为追捕通缉燕王、盖主(汉简中可以看到盖长公主的名字是刘第卿)和广陵王两个政治阴谋集团的逃犯, 发布一份全国性的法律文件。其中说明盖长公主心腹大丫鬟李蓉,哥惠是广陵王刘胥的御者,死去的丈夫婴齐是魏王子刘据的守门奴。这个人的情夫是故案。侯韩说家奴偃(韩说是太子客人杀的),后来假装别人娶了李蓉。
暴太子刘据的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