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味精是谁发明的?味精是怎么来的?

大约一百年前,日本东京大学有一位化学老师池田菊苗,回家晚了,妻子把剩菜热了一会儿给他吃。喝了一口汤,突然觉得很好吃,就仔细检查了汤里的菜,但是汤里只有一些海带丝和几片黄瓜。当被问及做法时,妻子告诉他,这只是中午没吃完的菜,加了一些水做的。池田没有放弃。他相信汤里一定有什么奥秘,所以他把海带带到实验室进行研究,最后在海带上发现了一种叫做“谷氨酸钠”的物质。这样,味精就被池田发明了,很快风靡全球。

说到味精的发明,这纯粹是一个意外。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国大学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坐在餐桌前。由于早上完成了一个困难的实验,他的心情特别舒展,所以当他的妻子拿起一盘海带黄瓜汤时,池田正常的快节奏饮食习惯,意外地慢慢品尝。

池田的味道来了。他发现今天的汤的味道依赖于其他美味的食物。起初,他认为这是因为他今天心情很好。喝了几口后,他觉得真的很新鲜。“海带和黄瓜是非常普通的食物。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味道?”池田自言自语道:“嗯,也许每个地区都有一个秘密。”职业敏感使教授一离开餐桌就再次进入实验室。他带了一些海带,仔细研究了一下。

这项研究持续了半年。半年后,池田菊苗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从海带中提取了一种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例如,在汤中加入少量的谷氨酸钠可以使味道非常美味。

在池田发表上述研究成果后,他转向了其他工作。

当时,一位名叫铃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在与他人一起研究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生产方法。当他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结果时,他立即改变了主意。”哇,我们不做提取碘的事,或者用海带提取谷氨酸钠!”

铃木按了池田家的门铃,一位学者和一位商人携起手来。池田告诉铃木,从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作为商品是不现实的,每10公斤海带只能提取0.2克。然而,这种物质也含有大豆和小麦的蛋白质。使用这些廉价的原料可能会产生大量的谷氨酸钠。

味精是谁发明的?味精是怎么来的?

池田与铃木的合作很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久之后,东京一家浅草店出现了一种叫做“味道素”的商品,广告做得很大——“家里的味道素,白水变成鸡汁”。有一段时间,买“味道素”的人几乎打破了商店的门。

日本人的“味之素”很快就传入中国。这种奇妙的白粉打动了一位名叫吴云初的化学工程师的心。他买了一瓶回去研究,看看日本人严格保密的白粉是什么。一个测试,原来是谷氨酸钠。一年多后,他独立发明了一种生产谷氨酸钠的方法:在小麦麸皮(面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他先用34%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得到一种黑色水解物。活性炭脱色和真空浓缩后,他得到了白色晶体谷氨酸。谷氨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浓缩干燥,得到谷氨酸钠。

吴云初称他的“味精素”为味精。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水解法生产味精的人。1923年,吴云初在上海建立了天厨味精厂,并向市场推出了中国的“味精素”——“佛手牌”味精。未来,佛手牌味精不仅在中国市场畅销,而且进入美国市场。吴云初还获得了“味精之王”的称号。

用水解法生产味精是不经济的。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谷物。每1吨味精至少需要40吨小麦。此外,在提取谷氨酸钠时,应释放大量气味不良的气体。使用的盐酸也容易腐蚀机械设备,产生大量有害污水。因此,日本味精公司不得不继续研究,以便以更好的方式生产更好的产品。

在这项工作中,日本协和发酵公司处于同行的前沿。协和公司组织的一批科学家发现,谷氨酸也可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用糖和尿素制成。然而,由于不同的细菌繁殖后会有不同的产物,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细菌作为生产谷氨酸的“小工匠”。

协和公司于1956年宣布,他们已经找到了这位“小工匠”,那就是短杆菌。谷氨酸钠的发酵法诞生了。协和科学家用糖、水和尿素制成培养液,然后用高温蒸汽灭菌法杀死所有杂菌,然后在最有利的环境下接种培养出来的纯短杆菌,让它们繁殖后代。由于“小工匠”的努力,将大部分糖和尿素转化为谷氨酸,@ 将其中和成钠盐。

用协和公司发明的新方法生产味精,每吨只消耗3吨小麦,不仅操作简单,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味精纯度提高,味道更强。然而,协和公司的发明很快就失去了它的荣耀。

1964年底,日本新闻界评选出当年日本十大发明之一是“强味精”。它的新鲜度是“协和味精”的160倍!

“强味精”的发明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当时,日本科学家大介博士对蘑菇为什么极其美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帝国大学的池田教授一样,他走进实验室,研究蘑菇的成分。经过分析,发现蘑菇很美味。它含有一种叫做“乌苷酸钠”的物质。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能做出来。大介不得不停止这项劳而无功的研究。

直到20世纪60年代,新一代日本科学家再次想到介绍,生物化学发展迅速,生物催化技术非常成熟,可以在这一领域展示他们的技能。这样,到1964年,以乌苷酸钠为主体的强味精终于出现了。

有趣的是,乌苷酸钠本身的味道实际上与普通味精相似。只有当它被添加到食物中,食物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钠时,它才会与谷氨酸钠“协同作用”,并立即提高食物的新鲜度。@ 强味精实际上是用少量的乌苷酸钠和普通味精混合而成的。

事实上,在强味精发明之前,经验丰富的厨师已经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改善其新鲜度。他们经常在烧鸡和肉时加入一点味精。肉中还含有乌苷酸钠。添加的味精可以与新鲜度相协同,大大提高新鲜度。

人们对“新鲜”的追求还没有结束。当历史老年人在20世纪80年代的最后几步迈出时,另一些人发明了一种“超级新鲜味精”。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它比味精新鲜600多倍!事物的发展似乎并不无穷无尽,新鲜是无穷无尽的!


味精是谁发明的?味精是怎么来的?味精是谁发明的?味精是怎么来的?

,,

  • 罕见的胜利:清灭前派舰从日本夺回东沙
  •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切断台湾岛和澎湖岛。南海东北大门开放,日本成为清末中国在南海的最大威胁。日本打着“繁...

  • 李鸿章是土豪劣绅:资产约10亿元
  • 不用说,李鸿章有钱。他在中国工作了几十年,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经营自己的生活。他为中国一代洋务,不可能帮助五兄弟“脱贫致...

  • 谁是中国抗日英雄名录中唯一的日本人?宫川英雄
  •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宣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以永远铭记抗日英雄的不朽功绩,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战犯也有血有肉:揭秘一个真正的土肥原贤二
  • 土肥原贤二是侵华战犯,早已被淘汰。然而,下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土肥原贤二,值得我们思考和警惕。 土肥原贤二...

  • 无比的策略和无情的耐心——《德川家康》序
  • 德川家康是日本德川王朝(江户幕府)的第一任君王(征夷将军)。在日本混乱的战国时期,他扫平了群雄,创造了260多年的长期政权,...

  • 土方岁三有什么样的身世?土方岁三的师傅是谁
  • 土方岁三简介是这样的,他是幕府末代武士道精神的代表人物。土木方三出生平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土方岁三没出生前父亲就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