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德国的MG34是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即轻重两用机枪。与凡尔赛条约密不可分的是,德国将开发MG34。由于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英国人和法国人试图限制德国在这一条约中的复兴。许多限制之一是禁止德国生产重机枪。因此,德国人绕过凡尔赛条约,比如不允许生产战列舰,他们生产大吨位巡洋舰。对于禁止生产重型机枪的条款,德国人生产了一种只能用两脚架作为轻型机枪,可以作为重型机枪安装在三脚架上,成为营地级支援武器;也可以作为车载机枪安装在装甲车或坦克上。
MG34全称Maschinengewehr-34(1934年机枪)。该枪定型于20世纪30年代初,1935年投产装备部队,很快取代了原装备的MG13和其他旧机枪。MG34一服役就受到军队的喜爱,并在协助西班牙内战时首次被德国士兵投入使用。MG34也是纳粹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半段的主要步兵支援武器。然而,MG34也太贵了,无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49公斤钢)及其制造时间过长,都不适合大规模生产,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德国军队。同时,它的可靠性也很差,不耐脏。MG34作为步兵机枪最终被MG42取代,但MG42服役后,MG34仍被用作坦克、装甲车和飞机的防御武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此外,MG34也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被模仿,中国国民党军队在二战中也使用了这种枪。
MG34是谁设计的?据说路易斯福尔默是由路易斯福尔提供的(Heinrich Vollmer)设计在毛瑟兵工厂。然而,无论谁先带头,1934年最终定型的设计方案都包含了莱茵金属公司和毛瑟兵工厂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提出的改进意见。这两个人必须为MG34的最终定型做出贡献。MG34不是一个全新的设计,而是1930年在莱茵金属公司设计并在瑞士军队服役的苏罗通机枪(Solothurn 30)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主要变化是将供弹机构变成更方便的位置(左后侧),增加枪管保护缸,改变动作机构,将射速提高到800~900rpm。
除MG34的基本型外,还有以下型号:
MG34S和MG34/41 - 根据二战开始时的早期战斗经验,MG34S和MG34/41认为,如果采用较高的射速,可以产生较大的扩散面,覆盖较大的目标区域。MG34/41的射速提高到1200RPM,MG34S的射速提高到1700RPM,枪机等细节略有提高。MG34/41重量为14kg,略重于原MG34型。这两种型号在1942年生产的数量很少,在后来的测试中被MG39/41击败,后者被定型为MG42。
MG34 Panzerlauf - 在整个二战期间,MG34一直用于德国坦克和装甲车上的机枪。即使在MG42装备部队之后,由于MG42更换枪管的方式不适合并列机枪,德国在1942年开始生产MG34 Panzerlauf坦克机枪(MG34装甲型,又称MG34改进型),并一直生产和使用到二战结束。MG34装甲型和MG34基本型的主要区别在于配备了重型枪管,枪管保护筒上没有散热孔,所以MG34装甲型比较重。MG34装甲型和MG34基本型的主要区别是配备了重型枪管,枪管保护筒上没有散热孔,所以MG34装甲型比较重。此外,安装在坦克中的MG34装甲型也取消了枪支支撑。但是汽车通常配备了一个工具包,可以快速地将MG34装甲型从坦克上拆下,装上枪托和准星,从而转化为基本型。
通用机枪:军事史上的伟大创新是由条约推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