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苏联逆转二战的神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规模生产和投入使用的第一种自走火箭炮。与其他火炮相比,这些多管火箭炮能迅速向目标地倾泻大量炸药,但其准确性低,装弹时间长。虽然它们比其他火炮更脆弱,但它们价格低廉,易于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喀秋莎成为苏联大量生产的第一种自行火炮,并经常装载在卡车上。与其他自己的火炮相比,这种流动性给喀秋莎带来了其他优势:一次投注大量火力,在被反击炮火之前迅速离开。雪佛兰G7100和福特·马蒙·夏灵顿H6-COE4是火箭发射机的美援。

这种火箭炮的发射架上标有字母“K“这是沃罗涅日共产国际工厂(苏联弹药人民委员会723厂,现为沃罗涅日挖掘机厂)出厂时的标志。K是俄罗斯共产国际的第一个字母。由于当时火箭炮的新武器严格保密,红军士兵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所以根据字母“K将武器命名为女性的爱称为“喀秋莎”,这个别名在苏军迅速传播开来。德国人称之为“斯大林管风琴”(德语:Stalinorgel)。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滑轨床共有8条发射滑轨,每条滑轨上下悬挂一枚火箭弹,可发射口径132mm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公里,可单射、部分连射或一次齐射。火箭的战斗部分是TNT炸药。药筒部分由七根管状发射药筒组成。装一次齐射的弹药大约需要5到10分钟,一次齐射只需要7到10秒。车速90公里。枪击火力猛烈,杀伤范围大,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人火力配系、摧毁敌人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喀秋莎武器包括BM-13火箭炮、轻BM-8和重BM-31。到目前为止,喀秋莎的名字仍然用于相对较新的苏联车载多管火箭炮,特别是BM-21及其衍生品。

[img]84787[/img]

苏联歌曲《喀秋莎》的故事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分北、中、南三路攻击苏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国A和B集团的数百万军队横扫了阻止它的苏联红军部队,直奔莫斯科。

除了杀戮和死亡,1941年7月的苏联没有消息。德国人从不远的西方席卷而来,向拒绝撤退(或不允许撤退)的俄罗斯人跳舞。白俄罗斯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完全沦陷了,乌克兰一望无际的尸体堆积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即使是小麦成熟的香味也不足以掩盖尸体腐烂的气味。

每个成年男人都面临着两个可怕的选择,无论是杀人还是死亡;女人不能在战争之外。他们匆匆搬到后面的工厂,制造坦克、飞机、大炮和枪支,用纤细的手指把杀人工具送下流水线。每一根稻草都被用来支撑前线。失败意味着整个民族的灭亡。到那时,所有的财富都没用,所有的感情都没用。他们处于最充满活力的年龄。爱情、事业和美好的生活应该是他们每天谈论的话题和经历的一切;然而,现在他们每天都面对死亡,制造死亡。如果死亡今天没有到来,它将在未来的每一天都缠绕着你的灵魂,这样你就不会错过任何美丽的东西,除了死亡。

在战争的头几个月,绝大多数被送上战场的士兵都不会回来。许多士兵急忙从家里、学校或工作单位赶到集合地。他们一生中第一次穿上军装,甚至没有时间写告别信。除了生命,似乎没有什么能阻止德国人的脚步。只有用这个国家最好、最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的生命在德国人面前筑起一堵墙,他们的坦克才能停止运行,他们的靴子才能陷入泥泞。近卫第三步兵师的士兵就是这样一群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他们在1941年7月的一个晚上离开莫斯科,前往聂伯河前线。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斗,也是一条不归路...

7月中旬的一天,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在莫斯科城匆匆赶到前线。在送行人群中,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一群女学生唱了这首歌:“就在梨花遍布世界各地……”女孩们用这首爱情歌送给年轻士兵,这无疑在年轻人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颤。在歌声中,近卫军第三师的所有官兵都向唱歌的女孩们举行了庄严的军事仪式。他们带着激动的眼泪走到了前线。几天后,在极其惨烈的第聂伯河阻击战中,这位师的战士们几乎全部阵亡...

但毕竟,他们严厉打击了被称为“飞毛腿”的德国最精锐的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的装甲部队,为苏联军队建立莫斯科最后一道防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此后,喀秋莎的歌声伴随着浓浓的战争硝烟,沿着战壕飞翔。这首歌从莫斯科传开。有一段时间,它从北到列宁格勒,从南到基辅,在1 一千多公里的战线,在前线,也在后面,在整个苏联,到处唱着这首歌。

1945年春天,250多万苏联红军突破波德边境,进入德国,包围纳粹德国的巢穴柏林。4月16日,最后的决战来了。

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在前进的过程中,许多部队齐声唱起了《喀秋莎》,伴随着2000多门喀秋莎火箭炮的怒吼!当时一位随军记者兴奋地写道:“天啊,这是怎么回事,简直就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战后,为了表彰歌曲《喀秋莎》在战争中的巨大鼓舞作用,苏联当局建立了纪念馆,这应该是人类战争和音乐史上的第一个。如今,俄罗斯军队以喀秋莎为指定队列行进歌曲,被士兵们广泛传唱!纪念,永远不会结束!

虽然血腥的战争随着第三帝国的灭亡而熄灭,但战争夺取的2600万生命永远不会回来...

纳粹匪首希特勒的野心和血红的万字旗一起埋在火中,不朽的战歌《喀秋莎》永远流传下来。俄罗斯喀秋莎被证明值得思念,值得前方士兵的梦想;想念喀秋莎的年轻人也被证明值得胜利和永恒的爱。面对喀秋莎顽强不屈的钢铁般的爱情,所有软弱无力、无病呻吟的爱情都是那么黯然失色。


苏联逆转二战的神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苏联逆转二战的神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

  • 为什么斯大林格勒战役如此激烈?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谈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难发现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极其残酷的战争,斯大林格勒的防御战就是其中之一。那么...

  • 盘点二战中毁灭最严重的四大城市:长沙首当其冲
  • 长沙、斯大林格勒、广岛、长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严重的城市。 长沙: 1938年11月8日,日本侵略军袭击湖南北部,轰炸长沙和...

  • 必不可少的胜利:勒热夫攻防战
  • 很多人称赞莫德尔是防守勇士,个人觉得他缺乏战略考虑。整个苏德战争的中心要么是进攻的好地方,要么是森林,要么是河流,要...

  • 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火箭炮:火车
  • 明初,中国发明了多管火箭炮,比欧洲国家正式使用火箭炮早了500多年。这种多管火箭炮是用独轮车装载和发射火箭的“架火战车”。...

  • 在德国唯一的战争中被俘的元帅:保卢斯投降了
  • 1943年1月31日,德军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元帅及其司令部人员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市(原名斯大林格勒)一栋大楼的墙上挂着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