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地标+方位是一个地方最直观、最明显的解释方法,也是地方命名最常用的方法。比如中国,×南、×有很多地名,比如北方。
至于阴阳,其实就是方位。山南水北,山北水南。
为什么?中国的山脉和河流大多是东西方向。你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两座山中间有一条河。在河的北岸,即山的南坡,是太阳能照射的地方,自然是阳。在河的南岸,也就是山的北坡,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自然是阴。
当然,地名中的阴阳大多是方位的,但也有少数例外,不能一概而论。
以下是一些例子。
战国时期,安阳最早是魏国的城市,叫宁新中,秦昭王50年,秦占领了这座城市,改名为安阳。安人,宁也。
洛阳,楼上有同学说,就是洛水之北。
濮阳,濮水之北。濮水现在已经干涸湮灭了。
原阳,嗯,这个阳是个例外,不是山南水北的意思。原阳以前是原武县和阳武县两个县。1950 年合并两个县,成立新县,各取两个旧县名的第一个字,叫原阳县。
信阳,信阳也是个例外,它原名义阳,嗯,是魏延的家乡。义阳这个地名最早是西汉时平氏县下的一个乡名,义阳乡,至于这个乡为什么叫义阳,现在就不清楚了。反正到了三国,魏国把这个义阳乡分开,成立了义阳县。这是义阳最早的名字。后来这个义阳县的位置离开了原来的义阳乡,逐渐向东移动,最后到达了现在的信阳(西汉信阳最早叫钟武县)。就这样,直到宋朝,赵光义的名字里有一个“义”字,就把“义阳”改成了“信阳”,信和义都是五伦之一。
荥阳,它位于荥泽之北,荥泽是黄河南岸的一个大湖,济水从此流出,后来在汉代湮灭。
沁水以北沁阳。
汝阳,在汝水之北。
南阳,“资治通鉴”说:“秦置南阳郡,以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就是说,它在南山之阳,所以叫南阳。那南山就是那座山?有人认为是伏牛山。但还有一种说法,《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云:“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阳郡,以中国南部而有阳地,故日南阳。也就是说,它位于中原南部,位于阳地(山南水北,即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故称南阳。
舞阳,在舞水之北。舞水,又称古代的舞水,现在叫舞阳河——顺便说一句,古代有舞阴。
泌阳,在泌水之北。泌水,现在叫泌阳河。
位于淮河北部的淮阳,更不用说这个了。-当然也有淮阴,就在淮河以南,在江苏。
正阳,这有点说。正阳是古代滇国(读书) zhen,云南不是那个云南 dian 国家)为什么叫滇国?附近有一条叫滇水的河,滇国后来被楚国摧毁。到了西汉,在这里置县,在滇水之北,叫滇阳。后来又变成了沈阳(还在读书) zhen),估计是为了和云南的云南在一起(dian)国相差别吧,河也变成了慎水。后来南北朝时,又变成了真阳。就这样,两千年过去了,到清朝雍正时,雍正的名字叫胤祯,真同音,为了避讳,变成了正阳。
益阳,以益水之北命名。秦朝将资水下游称为益水。
邵阳,位于邵水之北。——这条河原名昭水,避司马昭忌,改名邵水。
衡阳,位于衡山之南。
鄱阳,在鄱水之北。
资阳,沱江有一个支流,叫资溪,又叫资川溪。资阳位于资溪之北。
绵阳,位于绵山之南,故名绵阳。
德阳最早位于遂宁市东南部的龙凤镇,位于德水以北,故名德阳。后来,它在唐朝迁徙到现在的地方,但名字没有改变。
沈阳,在沈水之北。沈水现在是浑河。
贵阳,贵山之阳。
咸阳,位于渭水之北,九君山以南,山水皆阳,故名咸阳。咸,就是全部,全部。
位于汉水之北的汉阳是武汉三镇之一。但从地图上看,汉阳位于汉水之南,汉水之北为汉口。为什么呢?——明朝成化时期,汉水发生了变化。汉水在郭茨口决堤,东流而下。原来从龟山南麓到北麓,从而把原来北面的汉阳变成了汉水南面。顺便说一句,武汉三镇的汉口是以汉水和长江汇合口命名的。明朝成化前,汉口与汉阳相连,或者当时没有汉口,汉水改道,使这里成为入江口,故称江北地区为汉口。
顺便说一句:东汉时期,甘肃天水又称汉阳,位于西汉水以北。-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汉水和汉水是同一条河。后来,由于地震阻塞了河流,迫使其上游南流汇入嘉陵江,成为今天的西汉水。这是一个题外话,我们暂时不提。顺便说一句,有汉阳和汉阴。汉阴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因为它位于汉水以南,所以它被称为汉阴。
为什么古今中国的地名爱用?「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