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被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顺便说一句:‘黑人奉母,红人自食。’贼同情他们的孝心,用白米三斗,一只牛蹄。”
西汉末年,河南省有一个叫蔡顺的人。他小时候失去了父亲,和母亲住在一起。他逃到了桑溪,以避免王莽的军事灾难。谁知道呢,由于多年的军事灾难,土地贫瘠,人们流离失所,母子俩过着非常艰难的生活。为了生存,蔡顺把母亲留在家里,每天出去吃饭,拿到更好的食物带回家让母亲吃,只吃一些野生粥来满足饥饿。
后来,樊②崇领导的赤眉军打了许昌。当时,人们害怕军队抢劫、逃跑和躲避。本来以乞讨为生的蔡顺的生活更加艰难。他经常跑得很远,一口也吃不下。太阳落山了。蔡顺还没有回家。她母亲想念儿子,坐在村头等待。因此,桑溪乡菜园村西山上仍有“等子寺”遗迹。
又是一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蔡顺饿着肚子跑到下午,还是找不到吃的。突然,他发现了一片桑林。看到地上落着许多桑椹,他就像拿到了宝藏,赶紧捡起来。他把黑紫色和青红色的桑椹分开放进篮子里,高兴地回家。出乎意料的是,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群赤眉军,士兵们看到他篮子里的桑椹按颜色分开放置,感到奇怪,问为什么。蔡顺说:“黑紫色是成熟的水果,味道甜,带回家给妈妈吃;青红色酸,自己留着吃。母亲年纪大了,眼睛不好用,分开来母亲好拿。”
好人总是有好消息的。赤眉军同情蔡顺人是如此的真诚,以至于他没有伤害他,他不得不给他抢来的米、谷、牛和羊。但蔡顺明辨是非,根本不接受不公正的事情。
红眉军驻扎在熊耳山的士兵们看到蔡顺对母亲如此孝顺,不禁想念家乡的亲戚,所以他们不想到处战斗。他们都想回到父母身边孝顺。因此,士兵们在营寨旁边的河边洗掉眉毛上的红色,高兴地回家了。因此,当地人称这条河为“洗眉河”。
小偷平静下来后,生活稳定了,母亲不幸去世,没有时间处理葬礼,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邻居的火,看到火即将来临,他抱着母亲的棺材哭了,然后火绕过了他的家,这是孝子感动世界的证明!母亲活着时怕打雷。每次下雨打雷,他都跑到墓地,抱着墓碑哭着说:“儿子在这里,妈妈不要害怕。蔡顺不仅在母亲活着的时候孝顺,而且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死后,确实做到了“事死如事生”。
二十四孝故事:蔡顺捡蓝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