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东征是周公姬旦(周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和武庚叛乱,征服东方国家的战争,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
战争影响
为了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在洛水北岸建立了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作为周的东都,以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同时,封投降周朝的商朝贵族微子开始于宋朝(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宋朝;封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在朝歌,建立了卫国;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奄一息的老地,建立了鲁国,分治殷民。此后,周对黄河下游的控制相对较强。
战争评价
社会评价
周公东征在西周开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继武王进攻周朝之后最大的军事行动,镇压了商朝贵族残余势力的叛乱,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在作战指导方面,周公丹团结了内部战略、敌人歼灭、军事攻势和政治斗争,以及先弱后强的作战指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
历史评价
《史记·鲁周公家》:没有武王,成王幼孤。周公摄政,负易据图。
《毛诗正义》:武庚与淮夷叛乱,危周室。周公东征而灭,救周室之乱。
朱:既破我斧,又阙我,四国是皇帝。
宋伯姬:古人周公东征西国怨。
周公东征的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周公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