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洛阳时间:公元493年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 为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统治,拓跋宏决心将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至洛阳。为此,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他提出了这个计划,大臣们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非常生气地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止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道:“虽然国家是陛下,但我是国家的大臣,知道用兵危险,怎么能不说呢?孝文帝想了想,宣布退朝,回宫,然后单独召见拓跋澄,对他说:“老实说,刚才我对你生气了,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平城不是一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合改革政治。现在我要转风易俗,不得不迁都。这次我出兵伐齐,其实是想借此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怎么看?拓跋澄突然意识到,立即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太和十七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30多万步兵骑兵南下,从平城出发,到洛阳。碰巧秋雨连绵,整整一个月,道路泥泞,行军困难。但孝文帝还是戴着盔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止他们。孝文帝严肃地说:“这一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难道不会给后人开玩笑吗?若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你怎么想呢?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同意迁都的站在左边,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位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我们也愿意迁都洛阳。尽管许多文武官员不赞成迁都,但听说南伐可以停止,也不得不表示支持迁都。 孝文帝安排洛阳一头,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平城,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事宜。平城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来的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 那些人真的说不出话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占卜吧。”
孝文帝说:“占卜是为了解决疑难问题。迁都没问题。还有什么可以占卜的。要想治理世界,就要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没有固定的道理。另外,我们上辈已经搬了好几次了。为什么我不能搬家?” 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是仿效祖先的美事,就这样决定了。
孝文帝迁都的时间 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