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古人什么时候退休呢?什么时候最适合退休?《城市快报》就这个话题发表了一篇超级有趣的文章。
古人退休叫“致仕”
[img]79534[/img]
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古代,人们称退休为“致仕”,也有“致事”、“致政”、“休息”等说法,就是把手中的事务权交出来,老了就不用了。
在汉代,官员需要写“乞讨骨头”三个字才能申请退休,这意味着要求他们把骨头埋在家乡,回到家乡度过晚年。一般来说,在退休年龄,官员会主动提出退休。那么古人的退休年龄是多少呢?
70岁退休
[img]79535[/img]
至于退休年龄,商周时期有明确规定,《礼记·曲礼(上)》记载:“医生70岁了”。是的,你没看错,70岁就可以退休了。按照当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很少活到70岁,相当于一辈子做皇帝这个大老板的打工仔。
也有提前退休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身体状况不好。比如唐代开国名将李靖,因伤提前64岁“告病归乡”。退休十几年后,他死时78岁。
60岁退休
[img]79536[/img]
直到明朝朱元璋成为皇帝,公务员70岁退休的人事制度才进行调整:退休年龄提前到60岁。
军官也可以提前退休。低级武官的退休年龄大大提前。官级越小,退休越早。最早的退休年龄可以达到45岁。这是考虑到中低级军官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和精力。他们太老了,年老体弱。如果他们不能携带刀枪,他们将在战场上遭受损失。
[img]79537[/img]
明朝宏治时期,明孝宗朱门框出台了新规定,“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龄,都下令当官。”这意味着,只要官员主动提出退休,皇帝通常都是准确的。没有年龄限制,即使40岁退休,也会被批准,相当于内部退休。
退休也没那么容易
古人对待退休,有些人高兴,有些人担心。有些人成功退休,有些人交了退休名单,但皇帝没有批准。无奈之下,他们想出了各种奇妙的理由跪下来回家。
失败案列
刘寔 西晋时期的大臣们在晋惠帝退休回家,但在他的弟弟晋怀帝上任后,他被重新使用,并被授予“太尉”一职。你知道,刘石当时87岁,家人反对。他不得不以“老病”为由请辞,但皇帝坚持要他做,刘石不得不再次出山,直到他90岁去世。
[img]79538[/img]
郭守敬 元代著名学者终于熬到了退休年龄,但申请报告没有得到批准,直到86岁去世才如愿退休。70岁的郭守敬准备在退休后花很多时间阅读和写作,所以他迅速报告了退休申请报告。结果,朝廷不允许他担任昭文馆大学士学位,并了解了太史院事。他直到去世才退休。
成功案例
[img]79539[/img]
蒋冕 一位既有知识又有威望的明朝重要大臣,一点也不贪官。他在退休前坚决辞职,回到家乡隐居。后来,皇帝多次下令让江冕回到朝廷续约,但他坚决拒绝了。
马直温 辽朝末年的高级官员。退休后,他的妻子祝贺他说:“我和你结婚50年了。青丝变成了白发,儿孙绕膝,家庭事务井然有序。然而,我家乡的田地和菜园几乎荒芜了。现在,你已经被批准退休,只是携手东归,渔阳山水。”马大人认为妻子的话很有道理。他很高兴回到家乡买花园。
古人能退休多少年?80多岁还得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