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在建章宫遗址小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可观的成绩。该遗址为1号遗址,位于建章宫太液池西岸。挖掘面积2420平方米。遗址由南向北三部分组成,即南庭院、主体建筑和北庭院。南部庭院南北长32多米,东西宽24多米。地面平坦,推测原地面应铺砖,现在东北部只剩下少量方砖,其他地方局部残留砖泥痕迹。庭院北部为东西走廊,东西现有10.98米,南北宽近2米,走廊地面铺砖。主楼位于挖掘区中部,现清理部分平面大致呈曲尺形,东西约26米,南北约73米。主楼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南部建筑由五个房间和走廊组成;北部建筑清理14.7~2.7米,南北28米以上。地砖,铺砖多为素面方砖,个别为小方格纹方砖。北院位于北部建筑西部,南北约24米,东西约10米。出土的遗物大多是汉代的砖、瓦、瓦作为残块,有大量的五铢范残块。
[img]79143[/img]
如今考古面积还不到整个建章宫面积的十分之一,如果整个建章
宫殿发掘后,其考古成果一定非常“惊人”。建章宫是汉武帝在位时建造的,为了显示大汉的国威和财富,在城外重建朝宫,其“度比未央”,大于未央宫。史书记载有前殿、太液池、神明台、双凤雀等,这些建筑遗址已经通过初步勘探发现。如果进行彻底完整的考古勘探,汉城宫殿遗址的考古成果将证明更多的发现。如果没有考古勘探,汉城发现的许多皇家建筑遗址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如皇家藏冰的“凌室”、储兵器的“武库”等。同样,建章宫考古可以找出重要皇家建筑的规模、地址和形状,为了解西汉宫的建筑布局和科学恢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能找到带文字的硬币、竹简、铜鼎等,则是更直接的历史文献,其价值不可估量。
建章宫的考古发现:汉代发现了大量的砖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