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传统术语,又称“十八般武器”,在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中很常见,是指使用各种武术器械的功夫和技能。
十八般武术的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武术发展的面貌。
明末万历时期,“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有了新的表达:“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斧、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镐、十四柄、十五叉、十六钯头、十七绳套索、十八白打”。
[img]77846[/img]
弓是投射武器中最古老的弹射武器。它由弹性弓臂和灵活的弓弦组成。当拉弦张弓过程中积累的力瞬间释放时,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可以射向远处的目标。
[img]77847[/img]
弩是古代的冷兵器,是古代兵车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武器。 弩又称“窝弓”、“十字弓”。古代用于射箭的武器。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组成。
[img]77848[/img]
在古代,枪是刺兵器,杀伤力很大,长而锋利,使用灵便,取胜之法,精细独特,其他兵器难以匹敌。因此,它被称为“百兵之王”。
刀是一种单面长刀片的短武器。同时,它一般指可用于切割、切割、切割、切割和刺伤的工具。它也被称为匕首的餐具。刀的原始形状非常接近刀柄。它的形状是短柄,翘曲,刀脊无饰,刀刃很长。
剑,剑打开双刃,直头尖,水平和垂直可以伤害人,刺可以穿透盔甲。危险是非常危险的,生来就是为了杀戮。(武经)——剑,两边都有一把刀刃,有一把笔直的剑和一把锋利的剑尖。
矛(máo),武器名,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进攻性武器,是战争中常用的武器。
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战争用具,因此有“干戈相见”等词。后来又称“牌”、“彭排”等。传说中国最早的盾牌,远在黄帝时代。
斧(Axe),又称斧头,是一种武器或伐木工具。它由一根木棍把手和一个梯形刀片组成。
战斧,一种古老的汉族武器,虽然有杀伤力,但更多的是由一些仪器和卫士使用的,不同于使用武器。
戟是戈和矛的结合,也就是说,在戈的头上安装矛尖。具有钩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战斗武器比戈和矛具有更强的杀伤力。戟的出现促进了战国时期的到来。
[img]77849[/img]
鞭子是中国古代武器之一,也是一种短兵器材。鞭子起源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鞭子可以分为软鞭子和硬鞭子。硬鞭子大多由铜或铁制成,软鞭子大多由皮革制成。普通人称之为鞭子,主要指硬鞭子。
[img]77850[/img]
王牌,(铁)鞭,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宋四尺为一米二)。王牌多双杖合用,属于短兵器,有利于马战。王牌重,非力量大的人不能自由使用,杀伤力可观。即使他们穿过盔甲,他们也能活活地杀死人。
[img]77851[/img]
,也是古兵之一,形式奇特,长一丈三尺,手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笔,纯铁制,重量不亚于斧头。
舒,舒的大部分金属都是青铜制的,可以分为两类:尖锐的实战用“锐舒”和无尖锐的仪仗用“金舒”。舒主要用于车战,两军车马交错碰撞时分开,棱而无刃。
叉是中国武术长器械的一种。顶部有二股叉的是“牛角叉”,顶部有三股叉的是“三头叉”,又称“三角叉”。
耙齿锋利如钉,攻击性强,还具有武器的作用。因耙可击,可耙,一度成为军队中最利的武器之一。
套索,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是武器。临阵时,用户绝对新鲜,盖一根普通的绳子,两端结锤形,长约1.2英尺。结构简单,用法不止9个,是隐藏武器,就像飞镖袖箭之一;如果用作框架攻击,不合适。
[img]77852[/img]
白打,即徒手搏击.
今天的科普[十八般武术]指的是十八般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