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它是中国最后一个专制王朝,也是第二个统一的少数民族王朝,也是一个落后和被殴打的王朝。清朝仍然是唯一一个有照片的王朝,这对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清朝以前,大家看到的皇帝都是这样的:
[img]77699[/img]
秦始皇画像
[img]77700[/img]
李世民画像
因为不现实,我们无法验证这些皇帝的真实外表,只能猜测,根据历史资料和文物恢复,但有相机不同,有相机可以现实拍照,什么样的,当时没有PS,没有美容相机。这仍然是非常真实的,在清朝的皇帝中,光绪和宣统都有照片。
清朝的皇室, 慈禧有照片
[img]77701[/img]
慈禧照片
光绪有照片,珍妃有照片:
[img]77702[/img]
光绪和珍妃的照片
更不用说宣统溥仪了,到处都是照片
[img]77703[/img]
溥仪时任满洲皇帝
说照片和画像是有区别的,大家可能无法理解,那就给大家一种直观的感觉:
[img]77704[/img]
鲁速君也不多说,大家自己的感受,鲁速君的感受是,如果没有照片,画像就无法还原成光绪皇帝的真实面貌。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清朝皇室的第一张照片是谁? ?大家猜也能猜到,那就是恭亲王奕欣。
事实上,这张第一张照片应该是他哥哥咸丰皇帝的,但他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后逃到了热河,@ 清朝皇室的第一张照片是恭亲王奕欣,他在北京谈判。
1839年,法国达盖尔制作了第一台实用的银色相机,由两个木箱组成,将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控制曝光时间30分钟,拍摄清晰的图像。
从那时起,世界可以更方便地留下照片。随着西方入侵清朝,摄影随着入侵来到中国,但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城下和咸丰皇帝逃跑,只留下恭亲王一新与英法谈判。最后,我们签署了《北京条约》,羞辱了我们的权力和国家。在签约过程中,英国军队摄影师、意大利人费利斯·比托拍摄了咸丰时代北京皇城的历史风貌,这是紫禁城最早的历史形象。
[img]77705[/img]
午门(1860年10月25日至11月9日),拍摄地点:阙左门南侧
第一张给恭亲王的照片也是在跳跃签名过程中拍摄的。也许外国人对中国皇室也很感兴趣。
事实上,比托的主要任务是在《北京条约》签署礼部大堂,随时准备用图像记录这一历史时刻。给恭亲王拍照是他个人的兴趣。
英法联军的英国陆军司令克灵顿将军在日记中描述比托为恭亲王拍照:“在条约签署仪式上,不知疲倦的比托先生想为‘北京条约签署’拍一张好照片,所以他搬进了他的摄影设备,把它放在门的中间,用这么大的镜头瞄准了阴郁的恭亲王的胸部。皇帝的兄弟惊恐地抬起头来,脸变得苍白……认为他对面奇怪的炮兵会随时轰炸他的头——相机看起来有点像一个入口的迫击炮,准备把炮弹射进他可怜的身体。人们急忙向他解释说,这没有恶意。当他明白这是在给他拍照时,他脸上惊恐的表情突然变成了晴天。但由于当时室内光线不好,比托这次拍恭亲王的照片并不成功。
[img]77706[/img]
20世纪60年代的相机还原图真的像一把大炮
然而,比托并没有放弃,恭亲王回访了额尔金,比托再次抓住机会,在额尔金勋爵的住处给恭亲王奕欣拍了一张肖像照片。根据英国军医瑞尼的描述:恭亲王那天“穿着一件紫色绣有黄龙的锦缎官袍。。。他戴着一顶边缘翘曲的官帽,除了顶部戴着一个红丝旋钮外,没有其他装饰品。这张照片拍摄非常成功,后来被多次使用,成为恭亲王的标准像。
[img]77707[/img]
从比托留下的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恭王的脸很清晰,表情庄重,眉毛紧锁,悲伤而忧郁。我猜恭王当时不习惯拍照。据估计,他仍然认为一旦他找到它,他就会带走一丝灵魂。事实上,他很紧张。这是我们知道的最早的皇室成员的照片,为政治史和摄影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形象信息。
清朝第一张照片是怎么拍的?拍照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