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州、湘、黔(主要是松桃县)流行、渝(秀山县、彭水县)、鄂(恩施州)四省交界处。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经消失。如今,女性穿着圆领大襟裙
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装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
湘西苗族男装以对襟和满襟为主,女装分为松(桃)凤(凤)型、花(垣)保(靖)型、泸(溪)古(丈)型三种。可以看到图册的具体区别。围裙是湘西苗族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高腰围裙和低腰围裙。凤凰地区的苗族女性喜欢高腰围裙,吉首和花园地区的苗族女性喜欢低腰围裙。这两种围裙都是已婚女性的。平时穿是为了保护围裙后面的衣服在工作时不被弄脏;节假日或走亲访友穿,主要用于盛装或展现女红技艺的刺绣水平。
银首饰是湘西苗族妇女最喜爱的传统装饰,至今仍非常注重佩戴。大致分为头饰、项圈、手饰、挂饰等。头饰有两种,一种是银帽(也叫龙帽),上面装饰着帽花、龙凤、关刀、梳子、发夹、发髻等。
[img]76743[/img]
一种是头帕前后用银帽装饰,上面挂着叶子、铃铛、水果、银花等银饰品。项圈有轮圈、扁圈、盘圈等。其中,轮圈像青藤缠树,象征着爱情,大多是年轻男女的爱情。
手饰多为银手镯或铜手镯,手指配有银戒指。吊坠,如胸花、针筒、牙签、耳朵挖掘、长寿锁、仙桃等。湘西苗族服饰在色彩上具有尚青和华丽的装饰色彩搭配等特点。湘西苗族男女生活服以青色为主,常用土靛染家织土布为面料。
苗族女装除了蓝色,还以绿色、湖蓝等深色面料为背景色,在领口、袖口、裤子等地方用黑色宽边衬托,然后镶嵌各种辫子和刺绣图案,显得丰富、美丽、庄严、优雅。
在苗族服装的装饰配色中,红色、橙色、黄色、白色、绿色、紫色等颜色被黛帕(苗族语言:女孩)广泛使用,主要是红色。苗族服装的刺绣是在衣领、袖口、裤腿等部位,主要是黑色或湖蓝色、绿色布,色彩大胆,对比强烈,让人们不禁想到漆器和油漆。
也许它起源于楚文化。苗族刺绣就像在夜空中嵌入五颜六色的彩虹。神秘的黑色背景和晕倒的针状处理使平面颜色更加层次化。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苗族妇女以编织、刺绣、挑花、盘花等表现手法创造了独特的装饰风格。苗族服装图案丰富多彩。
它作为女性红色技能的展示,是苗族女性文化审美观念的集中和传承。从湘西苗族服装图案的造型特点来看,一般可分为拟形图案和抽象几何图案两种风格。拟形图案使人们一眼就能看到对象的形象特征,并通过手工刺绣进行总结、简洁、夸张和变形,产生简单多彩的效果。
抽象几何图案抽象、总结、变形自然图像,形成有规律的几何图案,然后手工编织、十字绣,显得简单、优雅、简单、自然。
[img]76744[/img]
从服装图案的母题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以日、月、星、星、动、植物为主体的自然题材;另一种是龙凤等神灵动物题材,在图案中透露出“万物有灵”的思维特征。
湘西苗族妇女以她们的欣赏习惯和方式,用更有趣、更理想的方式装饰这些自然形象。湘西苗族服饰保持着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体现了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理想。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历史意识和地方情结的传达,被誉为穿着的“历史书”,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
流行于四川、黔、滇、桂等省区讲西方方言的苗族地区。女装上是麻布衣,下是蜡染麻布裙。颜色浅,花饰少,银饰少。黔西北和滇东北,男女都用织花披肩装饰,大人物像帽子。
湘西苗族服装和其他地区的服装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