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被称为“八山一水一田”,因为它大多是高原山。全省地貌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高原山、丘陵和盆地,其中92.5%是山和丘陵。国内山峰重叠,纵横绵延,山谷深邃,立体农业特色明显。因此,贵州省山地梯田较多,是旅游摄影创作的优势资源。
虽然贵州的梯田没有广西龙胜和云南元阳那么出名,但它的美并不比前者差,甚至更好。贵州的梯田是“杀死菲林”的圣地。这些梯田结合了贵州独特的民族习俗,非常美丽。
贵州中西部苗族分布分散,多与其他民族杂居。由于不同地区苗族的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不一致。但总的来说,黔东北、黔东南、黔西南、安顺、遵义的苗族早已进入耕作农业阶段。苗族的农业社会已经持续了几千年。
[img]76713[/img]
苗族迁移到贵州并扎根后,用他们掌握的农业技术播种水稻,在稻田里养鱼。这为苗族的生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覆盖、保暖和美学的需要,苗族还利用他们的蚕和丝绸技术来纺织织布,缝制了苗族独特而丰富多彩的服装。可以说,苗族在自己的居住区代代相传,从未停止过蚩尤时代延续下来的农业文明。
[img]76714[/img]
贵州,吸引我们的是神奇的鼓楼、自然的侗族歌曲、巴沙凶猛的枪手、1911年开放斗牛的盛会、瑶族同胞浪漫神秘的瑶族浴室、山深苗木、侗族、强壮、瑶族、布依等民族独特的民俗、民居。然而,真正让人们梦想、无拘无束的是山腰腹地的梦幻梯田和世代创造和传承的农业文化。
同样,传统古代农业文明虽然失去了适应的社会生态环境,但其继承和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继承,需要注意保护和培养“继承人”这一最关键的人为因素,在适当的政府行为的支持下,传统农业文明仍可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新时代元素的积极变化和发展,实现与时代的一致性,真正实现“古代”。
什么是苗族农耕文化?贵州苗族农耕文化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