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晨报:宋季作为“现代黎明时分”,根据你的分析,为什么中国在这个阶段没有实现现代化?
吴钩:许多汉学家认为,中国在宋代已经发生了现代化的转变。但为什么这一现代化进程没有扎根,以至于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变得如此艰难和曲折呢?
在《宋:现代黎明时分》的序文中,我简单分析了原因。在我看来,以“唐宋变革”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后被中断,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倒退。元代征服者从草原引入的制度具有明显的中世纪色彩,如宵禁制度、驱动(奴隶)制度、主奴关系的君臣定位等。这些制度的实施意味着“唐宋变革”开始的现代化方向已经逆转。
[img]75692[/img]
朱元璋建立明朝时,由于严重缺乏立国者的创造智慧,几乎完全继承了元制。与此同时,朱元璋坚决抛弃了元制中保留下来的现代表现,如重商主义政策、对外开放格局、宽纵统治等。朱元璋的洪武体系希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中世纪的大农村,而不是一个现代国家。
兰州晨报:宋朝的一些先进性,如商业“估计”制度,实际上在唐朝已经开始出现,如何看待唐宋之间的继承关系?
吴钩:唐代有“估计”制度,但唐代的“估计”制度是指政府任命的市令每十天对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进行评估,并根据商品质量确定上、中、下三个时间价格。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定价机制。
[img]75693[/img]
宋朝的“估计”是每十天的最后一天。开封府和世界各州县召集当地各行各业的商店评估商品的销售价格,登记成表格,然后逐步报告,最后汇总到三家公司备案。这是一个市场定价。可以说,宋朝的许多制度都是基于唐朝的旧制度,但不是复制,而是旧瓶装新葡萄酒,朝着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文明的积累和演变。无论宋唐之间看起来有多大的差异,宋代的现代性也是前代文明积累的结果,如唐代“飞钱”孕育了宋代发达的商业信用,中晚唐分散在宋代,宋代管理海外贸易也继承了唐代的设施。“唐宋变革”不是一个断裂的突变,而是文明积累的突破。
兰州晨报:在我们的普通认知中,汉唐经常被提及历史上的繁荣时期,而宋朝很少被提及。为什么?学术界的评价是什么?
吴钩:研究宋史的张邦炜教授曾感慨地说:“过去,当人们谈论汉朝和唐朝时,他们会赞美它:繁荣和治愈世界;说到宋朝,他们贬低自己:积贫积弱。”其实不仅仅是“过去”。直到今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仍然被视为一个懦弱的王朝。然而,日本和欧美的汉学家对宋朝赞不绝口,评价很高。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当中国人看待中国历史时,他们往往无法摆脱对国家运动的关注,因此影响和情感选择。这应该是晚清以来被列强欺负的历史和“帝国主义”历史叙事影响的后遗症。海外学者可以以超然的态度评价一个王朝的文明表现。正是从文明的角度来看,他们在宋朝发现了许多伟大的成就。
兰州晨报:宋朝的城市化程度很高。与真正的现代城市相比,其城市化率能在时间纵向上与真正的现代城市相比吗?
吴钩:说到宋代的城市化程度,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比较。根据赵岗等学者的研究,北宋城市人口占20.1%,南宋城市人口达到22.4%。根据日本汉学家斯波义信的观点,南宋鼎盛时期的城市化率可能达到30%。清代中叶(嘉庆年间)的城市化率约为7%,民国时期仅上升至10%左右,到1957年,城市化率仅为15.4%。假如按1亿人口计算,就有2000多万宋朝人成为城市居民。
[img]75694[/img]
让我们来看看宋代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北宋开封和南宋杭州的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北宋时期,伦敦、巴黎、威尼斯等西欧城市人口只有10万。大马士革被欧洲人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只有50万,相当于唐代的长安。今天,开封的城市人口只有80多万。
兰州晨报:“一个以军人为首的国家,从一开始就注重国防,偏向于军事行动,不如其他主要朝代。”这是黄仁宇认为宋朝“似非而是现象”的现象之一。作为宋史的研究者,你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样?
吴钩:宋朝开国君主赵匡胤出身军人,由兵变登上皇位。在他之前,五个短命王朝因变兵而出现,然后因变兵而结束。我觉得没有人比宋太祖更清楚兵变的诱惑和恐怖。@ 宋太祖立制的一个方向是防止兵变的故事再次发生,这也导致宋朝在军事上的行为可能不如其他王朝。作为一名历史观察家,我认为宋太祖的做法是有原因的,情有可原的。
兰州晨报:在演讲方式上,这本书对宋代的一些生活方式、经济体系和公共设施有一点“新的故事解释”,但从未陷入“笑话”的滑动。在这本书的写作中,这可以理解为你考虑市场和学术吗?
吴钩:在《宋:现代黎明时分》一书中,我经常使用一些现代概念,如“招标制度”、“城消”、“廉租房”、“缓刑”,作为名词和术语,当然产生于现代,但名词和术语背后的制度确实存在于宋代,但它们不那么受欢迎。例如,宋人称“招标”为“买扑”、“扑买”。在我看来,使用一些现代概念,只要不是“无中生有”、不是“戏说”,可以让读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真正理解宋代某些制度的“现代性”。
写这本书,我心里有一个追求:以学习的态度写更可读的文字。大概这也可以理解为“兼顾市场和学术”。书中可能有“惊人的论点”,但这些论点都得到了历史资料的支持,而不是“假装惊人”。(原文来自吴钩)
为什么历史上的盛世总是说汉唐而不是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