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宫廷中,妃嫔的地位与能否为皇帝生下皇位继承人有很大关系。但有一段时间,妃子们不愿意生儿子。他们不仅不能让母亲的儿子变得昂贵,而且可能会导致死亡。北魏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北魏的法律中,有一个非常严格的立子杀母制度。在建立了皇后或妃子的儿子为王子后,他们给了母亲自杀。
这种方法始于汉武帝。西汉武帝年事已高,想立年幼的刘弗陵为王子。然而,刘弗陵的生母钩益夫人正处于盛年。武帝下令处死她,因为他担心她死后会有女主人的专权。钩益夫人仍然期待着皇帝在临下殿前改变主意。但汉武帝却狠心地说:“快走,你活不下去!钩益夫人的死,人们都为她感到难过。便汉武帝说:“过去,国家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因为君幼母壮。女主傲慢放肆,没人能禁止。你没听说过吕后吗?”
[img]75240[/img]
[img]75241[/img]
北魏时期,立子杀母已成为一项法律制度。自道武帝以来,任何儿子被任命为储君的妃子都将被杀,这一制度已经实行了七代。一个世纪后,我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无辜的母亲。
为什么古代有些儿子被立为太子? 母亲会自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