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玄(369-404年),
字敬道,灵宝,乔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司马桓温之子。东晋将领、权臣、桓楚武悼帝、乔国桓氏代表人物。历任侍中、都督中外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徐州刺史、相国、将军等职务,封楚王。曾消灭殷仲堪和杨泉期占领荆、江广大土地,后更消灭掌握朝政的司马道子父子,掌握朝权。大亨元年(403年)12月强迫晋安帝禅在自己身上,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桓楚,改元“永远”。三个月后,刘裕举义兵反抗桓玄,桓玄逃往江陵重组军力,被西讨义军击败,试图入蜀。途中,他遇到了护送毛凡棺材的毛田等人,被益州督察冯迁杀害。因曾袭父亲“南郡公”之职,故世称“桓南郡”。有20卷《桓玄集》,已经丢失。
[img]74600[/img]
桓玄的文艺成就是什么?
桓玄热爱书画艺术。当他看到别人藏着法书和名画时,他想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篡位后,他把晋朝皇室收藏的所有书画都收进了口袋。刘牢派儿子刘敬宣来降时,桓玄用书画招待他们。
著名画家顾恺之也与桓玄有着相当大的友谊。他曾经给桓玄寄过一盒他认为画得更好的作品。桓玄打开盒子后,观察整理出来,把它当作宝藏。桓玄爱不释手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书法作品。“就是那些写着两个王子的笔迹和素食的人,每一个都是大海,经常放在左边。”。
桓玄本人也是一代书法家,尤工草书。他自比王羲之,但“议者未许,云可比孔琳之”。于肩武的《书》将桓玄的书法与羊欣、魏夫人等15人列为上品,并对其书进行了评价。
李嗣真的《后书品》被列为中品,评其书说:“桓玄如惊蛇入草,钻锋出匣。”
窦《书赋》云:“敬道,锐思,毫翰。依靠右军,志在凌乱。草狂逸有度,疏涩而犹豫。比如浴鸟怕人,惊波泛岸。”
不幸的是,桓玄今天没有传播任何书法作品,他收藏的书法和绘画在他逃跑时也消失了(他们都被投入长江)。
桓玄也擅长写诗,史载桓玄“悲乐过人,每一个欢乐的头发,都不会呜咽” ,颇有诗人气质。在失败的过程中,他写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笔记》,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他留下了《桓玄集》20卷,并注明了《周易系辞》2卷。他到隋唐时依然存在,但现在已经消失了。
清人严格均在《全晋文》中有其文章35篇,今人陆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南林弹诗》、两首《登荆山诗》。
桓玄的文艺贡献是什么? 桓玄的文艺成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