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看武侠小说,书中经常出现的“武林高手”、“武林盟主”、“武林大会”、“名震武林”等词汇并不陌生。众所周知,所谓武林,是武术各门派的总称。主要是指一个有武功基础的人所在的大群体。练武的人,我们可以说他是武林中人。但是为什么要用“武林”这个词来代表武术的世界呢?
事实上,在最早的时候,武林这个词只是一些山,城市的名字,没有武术的意义。第一个用武林作为书名是宋末精心写的《武林旧事》。如果你把这本书当作武术小说买回家,你会后悔的。当时,杭州的绰号是武林。这本书写了杭州的一些故事,与武术无关。
民国时期武侠作家宫白羽是第一个将武林这个词与武侠联系起来的。虽然宫先生和王家卫导演拍摄的《一代宗师》中的宫先生一样姓宫,但宫先生根本不会武功。写小说的宫先生在中学时决心成为一名作家。而且他也很崇拜当时的大作家周作人。1921年,这位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偶然得到了周作人的地址,于是大胆地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回复的人不是周作人,而是周树人。周树人,也就是鲁迅先生,当时两兄弟没有女人闹翻,还住在一个院子里。鲁迅先生不仅给他回了信,还给他发了《欧洲文学史》,比如“小兄弟,想当作家,好好努力”。、《杜威演讲集》等书。文学青年得到了大师的回复,被深情地告知要努力工作,甚至一来一去,不久就被大师邀请回家。如果你会怎么样?整个人都在燃烧!宫白羽也是,疯狂创作,疯狂贡献。不幸的是,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总是没有反应。这个宫白羽抑郁得够呛。相反,在1927年,为张恨水办的《世界日报·明珠》副刊撰写了武侠小说《白刃青衫》。这部半武侠半侦探的小说,只写了两章,反响太差,停顿了下来。
[img]74449[/img]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的生活没有出路,不得不邀请帮助天津报纸写武术小说——“十二金镖”(上半部分和郑因为写),没想到写严肃的作品,写武术小说可以得到很好的反响,与这部作品,他很受欢迎,失控。后来创作了著名的《偷拳》。你认为这并不奇怪,写了20多年的严肃文学,现在放下架子写流行的武术,那不是洒水。此外,他还从朋友那里获得了武术权威作为参考,所有的努力都是真实的,整部小说更加生动和现实。根据当时用“文林”来指代文化界的原则,他发明了“武林”这个词,用来指代武术界。从那以后,武林这个词就习惯了,用到了今天。在小说中,宫白羽不仅沿用了当时武术界的招式和武器,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武林绝学”和“独特武器”,如“弹指神通”,后来被黄药师和楚留香用于特殊用途,欧阳锋也学会了“蛤蟆功”。
虽然他赚了很多钱,但他也很出名。就连后来的金庸先生也说他的作品“寓意深刻,文字非凡”。梁羽生甚至用他的“羽”字给自己起了笔名,但宫白羽却一直很不开心。早年,在鲁迅先生的指导下,他从未成为一名严肃的作家。他只能混入一流的文艺圈。他总觉得自己辜负了大师的期望。他在自传《话柄》中说:“不穷到极点,我不肯写稿子。“这些无聊的文字(指武侠作品)可以出版和销售,这是华北文坛最近的耻辱,我不负责。”。后来,他觉得自己真的无耻地看到了鲁迅先生七次回复,于是自动切断了联系。为了摆脱“武侠小说家”的头衔,他在37岁时开始逐渐放弃写武术作品,转身学习金石学和甲骨文,并决定在考古学上取得新的成就。他在《天津新画报》上连载了20多篇研究笔记。不幸的是,当他去世时,他的考古论文没有专门发表。
追根朔源-[武林]这个词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