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道教是一样的吗?看名字,当然不是。前者是先秦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后者是东汉时期形成的民间宗教。
起初,老子和庄子与道教无关,甚至与道教无关。他们从来没有自称过道教。在汉代典籍中,道家一般指的是黄老思想的道家,而不是这两位大学生。后世学者在划分流派时,将老庄学派归为道家,这一说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便有了今天学术界关于道家的共识。汉代以后,老庄及其经典作品开始受到道教的广泛尊重。虽然老庄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但道教不是哲学流派。虽然它有理论思想,但内容非常复杂,包括鬼神思想、占卜巫术、神仙方术、预言纬度学习等。它是一种具有基本教义、精神系统、固定仪式活动和公众宗教的宗教。
说白了,道教是一群追求自然本真的学者。因为这些学者的理论比较神秘,后来被宗教吸收,这些学者的领导也被尊为祖先。
[img]74281[/img]
近代以来,道教和道教的研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徐地山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研究者。他认为,尽管道教的起源是复杂的,但在成熟时期,其思想理论,特别是玄学,几乎都来自道教。我们也可以理解,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自身追求的理论建设中,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基本上可以等同。也就是说,道教和道教的信仰基本相同。
[img]74282[/img]
那两者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呢?
信仰,真诚,仰,举,信仰是真诚地相信一件事,实践它,推广它。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永恒的真理,那就是一条干净的道路。这条路是道教和学者研究的对象,并将其作为工作和生活的基础。人们可以通过日常实践进入道路,并与道路相结合。然而,两者的结果是不同的——长期的观点。
对于道教来说,长生久视就是享受生活,长寿。同时,他们认为,只要这个人的思想符合道教,虽然他的身体死亡,但他的精神可以永远保留下来。道家喜欢为先贤立碑,以纪念他们不朽的精神。在古代,人们为圣人修建寺庙和纪念碑的初衷是让后代欣赏圣人的辉煌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品格。后来,这种行为成为神化祖先的手段之一。人们去庙宇祭拜,更多的是为了祈求自己的平安喜悦,或者是为了实现某种愿望。就像三国名将关云长一样,一开始被视为武圣,是人们学习忠诚的榜样。后来关云长头上的名字越来越多,一个比一个长。名字中不乏“三界伏魔”、“真元显圣”、“灵佑”、“保国保民”等具有祈福性质的字眼,慢慢从榜样变成偶像,完成了神化过程。
就道教而言,长生久视不仅是精神上的不朽,更是身体上的不朽,即成仙。仙女的寿命比普通人不知道长到哪里,有些可以长到与天地同寿的地步。仙女超越了世界,因为他不像凡人那样依赖物质条件,有些仙女不需要水和饮食,仍然不感到饥饿,甚至没有空气可以生存。而且仙也能产生阳神,就是自己能冲出身体的禁锢,以灵体的形式存在于天地之间。与哲学流派相比,道教作为宗教的宗教性就在这里。它所宣扬的不仅是精神和思想的超越,也是现代生活的超越。也有人认为道教不应该和道教相提并论,前者中的迷信成分不应该属于学科范畴。
[img]74283[/img]
简而言之,道教强调得道,道教追求成仙,两者的人生追求水平不同。事实上,不仅在理性和兴趣方面,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在治世理论上,前者特别反感儒家的礼教,认为礼法是对自然无为的阻碍和约束,容易造成世界混乱。后者高度赞赏儒家思想,支持教众在修行中吸收儒家思想的礼仪,在凡尘中体验,不提倡个人避世独修。在政治理想上,前者追求小国寡民,使民安土重迁,安有乐俗。后者渴望自力更生,公平分配,更关心平民的感受,更关心世界。
[img]74284[/img]
然而,任何区别都不能掩盖两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联系的事实。与其说道教是老庄的便宜徒弟,不如说道教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老庄的哲学,使这种空灵的知识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道教和道教是一回事吗?它们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