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72498[/img]
考古专家表示,广州考古中如此大规模的先秦古墓并不少见。
昨天上午,《新快报》记者跟随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来到九龙镇塘下村橄榄园岭先秦遗址挖掘现场。在这个2000多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50座坟墓散落在一起。
据考古学院考古研究办公室主任张强禄介绍,50座出土墓葬中有49座是先秦时期的墓葬,也是广州第三个先秦古墓集中发现点,自出土增城浮扶岭和萝岗大公山古墓以来。
现场 面积2000平方米的50座古墓
今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广州中新知识城工程建设,在九龙镇塘下村橄榄园岭进行考古调查和挖掘。经过6.5万平方米的勘探,确定了2000多平方米的集中考古发掘。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一大片先秦古墓展现在世界面前。
橄榄园岭的位置不容易找到。考古发掘点原为绿色植物覆盖的小山坡,周围只有散落的住宅建筑。目前,已发掘出2000多平方米的遗址。在遗址北区,西汉早期清理了1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了9件陶罐、五联盂、小碗等随葬品。
考古发掘最密集的区域在南部,从西周到春秋出土了49座墓葬,都是长方形的坑墓。这些墓葬排列不整齐,朝东南方向,沿山排列,长2.1~2.8米,宽1.2~1.4米。
在先秦古墓中,出土的文物大多是埋葬陶豆和原始青瓷豆。一些墓葬出土了小青铜斧和青铜箭头,但保存条件差,腐蚀严重。在墓口上方堆叠的文化层中,出土了大量的几何印刷陶器,如曲折图案、奎图案、云雷图案、方形图案等,大多是印刷硬陶罐、瓮等。
[img]72499[/img]
挖掘 先秦的墓葬很简单,没有棺材
“与后期的墓葬不同,先秦时期的墓葬垂直于山脉和河流。先秦时期的墓葬分布是根据山区和其他高线进行的,不均匀。”张强禄指着散落的古墓群,推测南越祖先在先秦时期居住,但南越时期只出土了一座墓葬,这也意味着南越祖先的活动已经转移。
就当时的墓葬文化而言,张强禄透露,先秦时期的南越后代在祭祀时,打开了祖先的坟墓,重新放置了一些随葬品。”只有先秦时期的坟墓才在明末清初进行了2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古墓保存完好。先秦的坟墓很简单,没有棺材。”
从出土文物的角度来看,张强禄说:“规格不高,只是普通人的坟墓。”然而,如此大规模的先秦古墓群在广州的考古学中并不少见。橄榄园岭古墓群是广州继增城浮扶岭和萝岗大公山之后发掘的第三个先秦古墓群。
文物考古专家表示,萝岗位于广州市东北,与增城、从化接壤,多为低矮山冈,适合人类生活。早在1950-1960年代,就发现了先秦时期的文化遗迹。近年来,广州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各种建设项目合作,在该地区开展了大量考古工作,发现了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南越时期的丰富文化遗产。但由于发掘墓葬未达到原址保护水平,将进行回填处理。
广州现大规模古墓古墓 先秦时期墓葬49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