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72483[/img]
为配合公路建设,西安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今年在汉宣皇后陵园北侧发现了许多建筑基地。虽然目前尚不清楚其性质,但出土的遗物主要是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这是考古学家首次探索徐皇后的陵园。
据悉,为配合西安市公路局南横公路(周至哑柏-蓝田安村)建设,考古学家对位于长安区大兆村的徐皇后少陵北侧的一处汉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位于大兆街道办事处南约560米,北约6.5公里,距汉宣帝杜陵南约6.5公里。
考古发掘表明,在250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考古学家发现了道路、下水道、瓷砖铺装、夯土墙、墓地墙遗迹等4组建筑基地。出土遗物147件,主要是筒瓦、板瓦等建筑材料,以及陶瓷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硬币等。
专家透露,陵园墙南北走向,宽3.3米,厚约0.9-1.1米,五花土,质地致密坚实,夯实层不明显。排水管铺设圆柱形瓷砖和条形瓷砖,圆柱形瓷砖两侧相对按钮作为管道,圆柱形瓷砖垂直于圆柱形瓷砖两侧,水道北半部向西北、东南,南半部向南。
据《汉书·孝宣许皇后传》记载,“许后立三年后崩溃,称之为恭哀皇后,埋葬杜南,是杜陵南园。”因为陵墓小,被称为小陵墓,在古代“少”、“小”二字通用,有少陵高原的名字。
专家认为,由于建筑的上部完全被破坏,汉代建筑只能通过墓地墙址、夯土建筑基地等遗迹确认,但由于考古信息太少,仍难以推断是祭祀建筑还是一般配套建筑。
西安首次对汉宣帝许皇后陵园进行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