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昌义之死守钟离,南梁因钟离之战免于亡国

钟离之战,又称邵阳之战,是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击败北魏军的防御作战。这场战役是梁武帝对北魏的一场关键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因此,南梁获胜,甚至在可能的死亡危机中幸存下来。

[img]70865[/img]

天监六年(507年)正月,元英和平东将军杨大眼率领数十万大军攻打昌义驻守的钟离城。钟离城北阻淮水,魏军在邵阳洲(位于道人洲西)两岸架桥,树栅数百步,作为跨淮通道。元英据南岸攻城,杨大眼据北岸立城接应,通粮道。时钟离城只有3000人,昌义之督率梁军士兵奋力抗击。钟离城坑水深,魏军车载,人负,运土填坑,设飞楼冲车撞城墙。昌义之率领军用土壤修复被破坏的地方,虽然冲车进入,但城墙并没有坏。魏军昼夜苦攻,轮番冲击,倒而复上,无退者。昌义之善射,每当有危险时,便亲自去救援,箭到处,都不应弦而倒。双方一天内战数十次,被梁军杀害的人数以万计,死尸堆积与城墙相高,仍无法克服。

二月,梁武帝命令豫州刺史韦睿从合肥(今属安徽)领兵增援钟离,受曹景宗节度。曹、魏两军进屯邵阳洲。三月,淮水暴涨六七尺,魏睿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另外,船载干草,灌以油,趁风纵火,焚其桥。与此同时,派敢死的人拔栅砍桥。大水特别湍急,突然之间,桥栅俱尽。梁军奋勇冲杀,全以一当百,呼声动天地。魏军大溃,元英见桥断,脱身弃城而去,杨大眼也烧营而去。诸垒相次土崩,都争先弃其器甲争投水,溺死,杀死各10多万人,淮水为之不流。曹景宗命令军主马光追击杨大眼至灭水40多里,杨大眼军众死伤无数,伏尸相枕。昌义之闻报后,又悲又喜,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连声喊道:“更生!更生!昌义之出来追元英到洛口而归(《梁书·韦睿传》)。元英单骑逃入梁城,部下兵也全军覆灭,沿淮河100多里尸体相借,梁军又俘虏了5万人。收其军粮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胜计。

钟离之战后,昌义之非常感谢韦睿和曹景宗,于是请他们见面,设20万元作为赌注,让他们相赌,报答他们的恩情。回师后,昌义之因功进号军师将军,增封200户,迁持节,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征俘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南兖州、兖州、徐、青、冀五州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未拜。后来为有司所奏免。同年,补朱衣直阁,除左骁骑将军外,直阁如故。迁太子右卫率,领越骑校尉,假期。


昌义之死守钟离,南梁因钟离之战免于亡国昌义之死守钟离,南梁因钟离之战免于亡国

,

  • 昌义之简介 南北朝梁朝名将平北将军昌义一生
  • 昌义之(?-523.11.19),历阳乌江(今安徽、县东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武干少,曹虎战斗多,战功多。官至都督北徐州元淮诸军...

  • 邵阳之战的结果:南梁大获全胜的原因是什么?
  • 钟离之战也被称为邵阳之战。这场战斗主要发生在钟离城和附近的邵阳洲。钟离旁边是淮水天险,易守难攻。钟离之战是梁武帝在北...

  • 钟离战前战:张惠绍、昌义攻魏战
  • 梁天监五年(北魏三年,506年),梁将张惠绍、昌义攻魏于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地区败北作战。 [im...

  • 钟离之战是什么?南北朝后期统一政权的大规模战役
  • 钟离之战是什么?接下来带你去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去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钟离之战是南北朝后期,是两个地区统...

  • 钟离之战是怎么回事?在什么背景下爆发?
  • 钟离之战,又称邵阳之战,魏梁二次钟离之战,邵阳洲之战 ,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是中国南北朝南...

  • 钟离之战的结果:南梁大获全胜的原因是什么?
  • 钟离之战也被称为邵阳之战。这场战斗主要发生在钟离城和附近的邵阳洲。钟离旁边是淮水天险,易守难攻。钟离之战是梁武帝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