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证明夏朝存在的证据是什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看看。
夏朝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470年后,有17个国王。然而,西方国家的历史学家普遍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因为夏朝的遗址尚未被发现。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夏朝的存在是肯定的。虽然夏朝的遗址尚未被发现,但我们有很多理由证明夏朝的存在。那么这些证据是什么呢?
大禹画像
@ 夏朝历史记载中国有比较完善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出现《尚书》等系统史书,、《国语》、《春秋》、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上写下了《竹书纪年》等。《史记》分别有《夏本纪》、《殷本纪》和《周本纪》记载了三代人的历史,王位世系记载非常清晰。在发现殷墟遗址之前,西方人也怀疑商朝的存在。1928年的殷墟考古震惊了全世界。根据殷墟甲骨文中记载的商代王世系,《史记》的记载基本正确,只是先商(商朝成立前)个别祖先的顺序记录错误。这说明《史记》记载的王位世系基本可信。
[img]64644[/img]
殷墟遗址
在西晋咸宁五年(279年),人们在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中发现了一本编年体通史。它的书记载了五帝的历史。最后,魏襄王二十年(前296年)被命名为《竹书年》。长期以来,竹书记载的真实性一直受到人们的怀疑,但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发现,竹书记载的许多事件都得到了证实。例如,《竹书》记载的商朝世系与甲骨文记载的完全一致,比《史记》更准确。《竹书》还明确记载了夏朝经历了470年、17位国王,并记载了每个国王时期的重大事件。
夏朝世系
@ 根据甲骨文的发展,夏朝也存在。自1899年以来,甲骨文出土了15万多片,数量相当可观。到目前为止,甲骨文已经发现了4500多个单词,成功释放了2500多个单词。甲骨文具有“象形、意义、声音、指导、注释、借贷”的写作方法。这些现象足以证明甲骨文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文本。
[img]64645[/img]
甲骨文
而且在甲骨文之前,中国的考古学界还没有发现比甲骨文更原始的文字。目前,我国在大汶口遗址、龙山遗址、良渚遗址等方面都发现了一些陶文或刻符,无法解读。显然,从这些遗址到商朝之间必然会有一个文字的发展时期。在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已进入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向青铜时代过渡。所以这几百年的过渡时期一定是青铜时代的早期,这个时代的王朝一定是夏朝。
[img]64646[/img]
@ 虽然中国还没有发现夏朝的都城遗址,但也发现了一些与夏朝同时期的青铜遗址或与夏朝有关的遗址。例如,河南洛阳发现的二里头遗址,总面积3.75平方公里,出土了少量的小青铜器和大量的陶器。而且二里头遗址的存在时间大约是前1750年到前1500年,大约是夏朝后期的一个遗址,一直延续到商朝前期。据《竹书年》记载,夏末的国王都住在考寻,“太康居考寻,易也居,杰又居”,《国语》记载“昔伊洛竭,夏亡”,说明考寻位于洛阳。夏朝的分封国之一是倒寻氏。这说明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朝的倒寻氏遗址。
[img]64647[/img]
二里头出土青铜鼎
除二里头遗址外,中国北方还有许多与夏朝有关的地名,如山西在古代一直被视为夏朝的故乡。据《左传》记载,唐叔在西周初年被分封为夏虚,后来发展为晋国。西周初,夏朝后代被分封为祁国,今河南省祁县。而夏朝也曾分封虞国,如今河南有商丘有虞城县。此外,少康中兴以后分封妾到会稽,后来成为越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夏后帝少康之子也。封于会稽,奉守禹之祭”。这些地区或多或少与夏朝有关,但由于历史悠久,很难验证和发现。
证明夏朝存在的证据是什么?为什么夏朝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