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了解周朝历史的学生可能会有一种非常明显的感觉。自从周平王东迁以来,他觉得周朝已经进入衰落期。不仅国力不如以前,周天子也成了历代的傀儡。他只搬了一个,就搬了周朝吗?
让我简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周平王迁都是周王室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周王室衰落的原因。“周平王只是搬到了首都,周天子从此不如其他诸侯。”——这属于因果倒置,导致因果关系逆转。
[img]62868[/img]
周朝不是秦朝以后的统一王朝。由于周王室先天实力不强,生产力落后,周天子的统治模式不是中央集权,而是依靠“宗法制度”+周天子相对较强的实力。
所谓宗法制度,就是周天子意识到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控制整个中原,封诸侯,让诸侯去其他地方建国,形成屏藩的势头,守卫王室。当时分封的姬姓诸侯很多,世界上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姬姓诸侯手中。在宗法制度下,异姓诸侯无法动摇周天子和姬氏的统治地位。
当然,仅仅依靠姬姓诸侯的拱卫是不够的。毕竟,姬姓诸侯也有可能反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天子把关中平原和洛阳盆地这两个当时发展程度最高的富饶地区留给了自己。
也就是说,周王室虽然没有占领中原,但凭借关中平原和洛阳盆地的资源优势,周天子仍然可以在土地、人口和军队对诸侯国的全面优势中保持王室的统治地位。
但由于是封建制度,诸侯国和周天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君臣关系,也不是地方和中央的附属关系。所以严格来说,周天子其实和诸侯一样。他也是一个诸侯,但他是最大的。他也应该通过后续的发展继续保持诸侯的实力优势。否则,如果优势不在,诸侯就会拒绝接受他。
[img]62869[/img]
西周初,周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周王室的优势一直存在。但随着昏君上台,这种优势逐渐消失。好吧,那么,昏君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它始于周朝建国约150年。
公元前900年,周毅王继位。周王在历史上的评价很低。由于他的懦弱,周王室继位后,政府变得越来越腐败,国家形势不断下降,在与西荣的战争中屡遭损失。为了避免西荣的入侵,他甚至选择迁都,这大大降低了周王室的威望。(迁至陕西兴平)
周一王死后,他的儿子周一王也是昏君。因为易王听了诽谤,杀了齐国君齐哀公(用大锅煮齐哀公),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矛盾严重加剧。一些不同姓氏的诸侯国,比如楚国,开始不听周天子的命令(齐国也是不同姓氏的诸侯国),公然面对周天子。
周夷王去世后,他继承了王位。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周厉王。在周厉王时期,因为王者想要改革,他改变了西周的权力结构,扭转了西周的衰落。因此,他进行了剧烈的改革,损害了许多人的利益。
这些既得利益者对厉王的所作所为不满,鼓励中国人暴动,把厉王赶下舞台。(现代学者认为周厉王不是昏君,而是有为之君,但改革太激进,被赶下舞台。)周厉王被赶走后,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历史上称之为共和时代。然而,周公和召公并没有逆转王室的衰落,西周国势继续衰落。
[img]62870[/img]
当时因为没有天子。原本属于天子的财产,如周天子的主力军团,也就是著名的西六师,被皇室近支诸侯分割。诸侯们疯狂地夺取皇室财产,就像打土豪劣绅分田一样。最好的是郑桓公,后来导致西周灭亡。
郑桓公可以把王室的财产搬到自己家里。他是周王室的清士。换句话说,他有双重身份。他不仅是郑国的国君,也是周朝的首相。这种愚蠢的权力分配的结果一定是养了一堆“搬仓鼠”。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周平王东迁,郑国也跟随周王室东迁。当时,郑武公也扮演了一个强大的角色。即使他去了洛阳,他也没有忘记继续收集周王室的羊毛。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继位后。由于关中平原的资源已被附近的分支机构瓜分。因此,周宣王不得不把重心转移到洛阳(周宣王继位后,他曾想收回关中地区的控制权,但贵族们纷纷抵制。宣王害怕重蹈李王的覆辙,所以他走了。)
周宣王振兴王室失败后,继位的周王是著名的昏君周幽王。至于周幽王,历史上最著名的记载是烽火剧诸侯。有人认为烽火剧诸侯是后人虚构的,不存在。但不管有没有这样荒谬的事情,周幽王都是被狗军杀死的,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历史事实。
[img]62871[/img]
周幽王死后,西周的历史结束了。从周一王到周幽王,共有129年。在过去的100年里,我们可以发现周王室的昏君可以说是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这些周天子不能遏制西军的入侵,也不能限制他的叔叔、侄子和侄子侵蚀王室资产。周王室内外交困难,如果不衰落,就是鬼魂。
周幽王被杀后,他的儿子姬宜臼继位为周平王。
当周平王继位时,周王室完全失去了对关中地区的控制。一方面,周平王无法抵御犬荣的威胁;另一方面,由于常年战争,关中平原从一个富裕的地方变成了一座山和水,不再适合王室的生存。最重要的是,当时关中平原本质上被姬姓诸侯分割,周平王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因此,周平王继位后,他想东迁。请注意,不是周平王想迁都,而是现实迫使他迁都。这就像鸽子占据了喜鹊的巢穴。他的家被别人占据了。除了搬家,别无选择。
迁都后,周平王一开始很有进取心。他想重塑王室的威望。然而,两个原因制约了他的发展,导致他振兴王业的措施最终破产。这两个原因的第一点是周平王得位不正。他只是靠坑死了周幽王,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诸侯们不愿意和他说话。
[img]62872[/img]
第二点是周平王的能力不够。他不能写作,也不能武术。他完全是个庸俗的人。空洞的想法,但根本没有执行力。因为周平王和西周晚期的昏君一样,在东迁之后,周王室的衰落一点也没有改变。诸侯对王室的侵蚀一点也没有改变。
这意味着在周平王东迁之前,姬姓诸侯和周天子在关中抢占了土地。东迁后,姬姓诸侯和周天子在河南抢占了土地。模式没有改变,但位置改变了。这样,周王就不可能复兴了。
周平王死后,继位的周桓王更加无能,诸侯对王室的侵蚀更加严重。例如,周王室在洛阳的机动部队,即东八师,在周平王死后被诸侯分割。军队消失了。周天子如何振兴?周桓王死后,周王室的国力越来越弱,控制的领土也越来越小。周天子作为世界的共同主义者,是徒劳的。它既不能命令诸侯,也不能保护诸侯的小国。
然而,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世界上没有周天子是不可或缺的。后来,当齐桓公诞生时,他按照仲之策命名为“尊王熙夷”。名义上,他为周天子维护秩序,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共同地位。周天子的权威完全丧失了。后来,虽然天子名义上仍然是世界的共同主义者,但它实际上只是二等诸侯国的国王。
为什么平王东迁后周朝倒塌?周朝是如何一步步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