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为什么《水浒传》里的老虎叫“大虫”吗?接下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最近闲着没事,重温《水浒传》。《水浒传》不愧为经典,每次重温都能有新的发现。
在第23次《横海县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中,描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打算在“三碗不过岗”的餐馆吃饱喝足后过景阳冈。这时,餐馆老板拦住他说:“现在景阳冈前面有一只挂着眼睛的白色大虫子,晚了出来伤人,毁了三二十个大汉的生命..最好休息一下,等明天慢慢凑的三二十个人一起比冈子好。”
[img]61428[/img]
吴松听了,笑着说:“我是清河县人。在这个景阳冈,我经历了一二十次。我什么时候看到大虫子?不要说这样的鸟话吓唬我。有大虫,我不怕!”
他们话中提到的“大虫”是指武松打虎的另一个主角——老虎。为什么老虎在《水浒传》中被称为“大虫”?
[img]61429[/img]
老虎被称为“大虫”,而不是《水浒传》的发明。事实上,早在晋朝,就有这样的说法。
东晋历史学家干宝搜索整理了一本小说集《搜神记》,记录了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分子,投虎,不吃,甚至杀死它。故山名虫,又名大灵。”也就是说,扶南国王范寻在山里养了一只老虎,有犯罪分子投给了一只老虎。如果老虎不咬它,它就会赦免那个人的罪行。这座山叫大虫山,也叫大灵山。
[img]61430[/img]
原来古人把所有的动物都称为“昆虫”。就像清朝著名学者郝一行对《尔雅·释虫》一章的注释一样:“无论是行走动物、飞行动物、长毛动物、无毛动物、甲壳动物、鳞片动物,都是昆虫。
与此同时,古人也对所有的昆虫进行了分类:野兽是毛虫,鸟是羽毛虫,龟是介质昆虫,鱼是鳞虫,人是罗虫。你看,即使是人也是一种昆虫。这真的是众生的平等!
《大戴礼记·曾子天园》进一步指出:“毛虫的精华是林,羽虫的精华是凤,介虫的精华是龟,鳞虫的精华是龙,罗虫的精华是圣人。”鳞、凤、龟、龙是毛、羽、介、鳞的精华,人的精华是圣人。
[img]61431[/img]
在古人眼里,老虎是一种毛虫,是兽中之王。它被称为“大虫”,是古人以“大虫”为敬词,老虎被称为“大虫”,这意味着尊重。
古人将五虫首领与五行相匹配。西方之神是白虎,东方之神是青龙。在周星驰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师父读了一句台词“我是左青龙,右白虎”,这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左边是青龙,右边是白虎呢?很简单。左边是东方,右边是西方,这意味着他坐在北面朝南。这是唯一的自尊。
[img]61432[/img]
由于老虎是野兽之王,代表着勇敢和力量,古人给一些勇敢的人起了“大虫”的绰号。五代十国名将李琼、北宋名将姚内斌等人都得到了“大虫”的绰号。《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之一、排名第84位的薛永被称为“病虫”。这并不是说薛永很虚弱,而是说他和老虎一样强壮。
《水浒传》里还有一个“大虫”,就是“母虫”顾大嫂。顾大嫂“眉粗眼大,胖脸胖腰。插一个奇怪的钗环,露出两臂时尚的手镯”,从外表上看很凶,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img]61433[/img]
事实上,顾大嫂性情坚韧,武功高超,遇事独立,参与了丈夫孙欣、妻弟孙立、孙立妻弟乐等人的策划和实施。
现代人称性格坚韧的女人为“母老虎”,是否从“母大虫”的绰号中延伸出来,还不得而知。
为什么《水浒传》里的老虎叫[大虫]?这个名字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