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史今天有两本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古代,朝代的变化非常频繁,历代很少有一个姓氏的世界能继承300多年。虽然皇帝被称为“万岁”,但每个统治者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了延续国家的发展,每当出现改朝换代时,为前朝修订编纂史书就成了一件非常严肃的国家大事。皇帝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让世界稳定,让人民回归,也希望不要忘记前朝灭亡的教训。一般来说,历代只有一部正史,只有两部正史记载了唐代的历史。为了区分,它们被命名为“旧唐书”和“新唐书”。
[img]58432[/img]
《旧唐书》共200卷,按纪传体编纂,分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唐朝被后梁摧毁后,后梁皇帝开始计划为唐朝修复历史。当各种工作仍处于准备阶段时,后梁被后唐摧毁。于是后唐皇帝继续搜寻史料,几年后唐被后晋灭国。也许后晋皇帝预感到时局混乱复杂,怕不能长久立国,马上开始修史,只用了四年就编出了一本唐书。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这部《唐书》有很多疏漏,整体感觉有点单薄。没有办法。南唐五代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修复历史,所以我们不能期望内容的质量。
[img]58433[/img]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统一世界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史官意识到五代修订的《唐书》不够严谨,要求宋太祖重建。为了稳定皇权,赵匡胤决定从唐朝衰落的历史中吸取教训,重建唐朝的历史。于是我开始准备,到处收集历史资料,直到宋仁宗登基。经过充分的积累,宋仁宗命令范镇、宋祁、欧阳修等人开始修史工作。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17年,共编写了225卷史书。
[img]58434[/img]
因为当时有两本唐书,为了区分,五代修订的那本叫《旧唐书》,宋仁宗修订的那本叫《新唐书》。欧阳修谦让签名权的故事也是《新唐书》作者签名的故事。由于《新唐书》的修订和编纂工作非常繁重,欧阳修也加入了后期。当史书编纂完成后需要签名时,作者只能签名官职最高的人。欧阳修当时官职最高,但他认为宋祁是文坛的前辈,在编排过程中贡献最大。于是《新唐书》的作者签名了宋祁和欧阳修。
[img]58435[/img]
《新唐书》编修完成后,当时很多人认为《旧唐书》应该被废弃。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历史学家觉得这种观点有点荒谬。他们尽最大努力在全国范围内修复历史。从第五代延伸到仁宗时期的《旧唐书》不能被废除,所以这些历史学家联合起来想出了一种方法。他们开始引用经典,批评《新唐书》中的错误和遗漏。当时,一个叫吴慎的人在其中挑出了400多个错误。为了调和这一争端,《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被列入官方认可的正史。因此,两部史书共存,记录了大唐289年的历史。
[img]58436[/img]
两部唐史并存,后代学者在学术研究中更接受新唐书,新唐书的历史地位更高。清代,有学者整合了两部唐史,编纂了《新旧唐书合钞》,结束了世界对这两部史书哪个好哪个坏的争论。
[img]58437[/img]
从两个唐朝历史共存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封建社会修订历史书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无论这件事的起点如何,结果都是保存了大量新鲜的历史资料,让子孙后代了解过去的岁月。
为什么唐史有两本书?新旧唐书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