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门射戟”,一直是很多人津津乐道,能体现吕布武功高强的历史故事。为了防止袁术灭刘备,扩大势力,吕布将来对自己不利,于是去救刘备,在大家面前上演了一场“远射戟”。事实上,在许多古代故事中,都有“神射手”,相距很远,还能一举射中,比如百步穿杨。但为什么吕布射戟能射中,射中后,事情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img]57048[/img]
1.为什么吕布要远射戟?
吕布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刘备解围,但在此之前,袁术想进攻徐州,要求吕布用20万大米攻击下邳,袁术击败刘备,占领徐州广陵。为了进一步夺取徐州,袁术找到了吕布的部长郝萌,希望他发动兵变。但我没想到吕布很快就平息了郝萌的叛乱。现在轮到袁术担了。毕竟,事情是他自己挑起来的。他担心吕布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因此,袁术希望与吕布结婚,吕布同意了,袁术认为此时没有后顾之忧,于是专心对付刘备。刘备转身向吕布求助。虽然吕布想摆脱刘备,但他也知道这不是一个好机会。如果袁术成功了,他必然会与其他势力合作。那时,他是被动的。@ 吕布救刘备只是表面上的,其实吕布是在自救,危及自己,谁会眼睁睁地看着而不采取行动呢?
2.吕布怎么做?
于是吕布赶到小沛,请纪灵等人来喝酒,说刘备是我哥。现在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忍不住来了。我会给你一个“射戟”。如果你能在中戟上发射一个小分支,你就会退役。如果你射不到,我就不在乎了。之后,“表演”开始了。当然,结果是一举射中,这让所有将军都感到震惊。这就是反射戟的起源。《三国演义》记载,《三国演义》将其描述得更具吸引力。
吕布是怎么做到的?当时,戟和吕布之间的距离在正史上没有记载。相反,《演义》中有一句话叫“150步之外”,相当于现在的170米左右,上下浮动约10米。既然正史上没有记载,那就暂时把演义当成现实吧。春秋时期,楚国有基百步穿杨的原因。100步外射中制作的叶子会晃动,而戟不会晃动。既然能穿杨,射中小支也不是什么都做不了的,更何况吕布本武功高强。
[img]57049[/img]
3.影响轩门射戟
远门射戟后,袁术派出数万兵力,兵分七路共同围攻吕布。然而,当时吕布的人太多了,他手下只有3000兵力。就数量而言,吕布似乎会死。然而,他周围有顾问陈贵和陈登。在他们的帮助下,吕布反对韩暹和杨峰,反对袁术。袁术大败,吕布也能保住自己。事实上,这也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
吕布不仅保住了自己,还解决了刘备的困境, 吕布一生做了这么多事情,也许这是一个能反映他勇敢和足智多谋的事件。
为什么吕布要远门射戟?远门射戟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