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紫禁城中轴线大内最北,昆宁宫后,明代称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北端,昆宁门与后三宫相连,左右分为琼苑东门和琼苑西门,可通过东西六宫;北面是牌坊门和顺贞门,周围是集福门、延和门和承光门,面向紫禁城最北端的神武门。东西宽135米,南北深89米,占地12015平方米。园内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中路是钦安殿,以重檐录顶,上安镀金宝瓶为主体建筑。
[img]56281[/img]
东西两路建筑基本对称,东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丽藻堂、浮碧亭、万春亭、江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亭、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四神祠、井亭、鹿台等。这些建筑大多用于娱乐、观赏或敬神拜佛。乾隆以来,只有《四库全书汇要》被安排在室内供皇帝参考。建筑靠墙,花园里只有几个造型精美的亭台楼阁,空间舒适。园内遍布古柏老槐,列出了奇石玉座、金林铜像、盆花桩景,增加了园内景观的变化,丰富了园内景观的层次。皇家花园地面采用各种卵石镶嵌成福、禄、寿的象征性图案,丰富多彩。著名的堆秀山是宫中重阳节攀登的地方,叠石独特,登道盘曲,下面有石雕盘龙喷水,上筑御景亭,可以俯瞰周围的风景。
三大特色
首先,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僵硬,伸展而不分散。以钦安殿为中心,两侧均衡布置了近20座各种建筑,无论是靠墙还是独立的亭台楼阁,都精致别致,密度密集。浮碧亭、澄瑞亭、万春亭、千秋亭是最具特色的。两个亭子的东西对称排列,浮碧和澄瑞是横跨池塘的方亭,向南伸出抱厦;万春亭和千秋亭是上圆下方的多角亭,四面环抱,形成十字形平面,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观念。两座亭子造型纤巧美观,为御花园增添了不少色彩。
二是园内石罗布奇特,木材翠绿,古柏藤萝卜数百年,使花园充满乐趣。公园里有160多棵古树,散落在公园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岩石盆景,很奇怪。例如,江雪轩前放置的一段木化石盆景,乍一看似长期暴露在腐烂的木材中,敲响声音响亮,确实是石头,尤其珍贵。
[img]56282[/img]
第三,彩石路面简单独特。公园里的永路是用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成的,形成了900多种不同的图案,包括人物、花卉、风景、戏剧、典故等。沿路观看很有趣。
皇家花园最初是由皇后妃休息和欣赏建造的,但也用于祭祀、护理、藏书和阅读。
故宫皇家花园在哪里?皇家花园的三大特色是什么?